第二天,黃素揹著揹包,手裡拿著一個大號的彩虹棒棒糖走進辦公室。

挨著門邊坐著的張遠,抬頭就看見了黃素手裡拎著的棒棒糖。

“黃素,你還真買了。”

說著張遠奪過黃素手裡的棒棒糖把玩起來。

“既然答應了,當然要做到,小孩世界是單純簡單的。”黃素看著張遠把玩著棒棒糖,就怕他給摔壞了,繼續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科中醫,首先就要先學會搞懂小孩子們的心理。”

張遠把玩著手裡的棒棒糖,說道:“成為兒科中醫,你也太看得起我。我可沒有那勇氣。”

在中醫裡兒科又被稱為啞科,因幼兒不能自述病情而得名。中醫兒科的醫生不僅要求醫術高超,因為幼兒的身體比成人更加脆弱。還要有耐心、懂包容、耐心細緻。因為幼兒的思維往往和成年人不在一個頻道上,所以要求兒科的醫生更要有耐心,加之幼兒的脈搏和一些反應與成人不同,醫生又要細心地撥開迷霧,尋找本源。

中醫自古就有一句話,寧診十男子,不診一婦人。寧診十婦人,不診一幼童。足見中醫兒科之難。

“看你那點出息,即使你以後成為內科醫生,也不會碰見幼兒了。”說著黃素伸手從張遠手裡搶回了棒棒糖道:“拿來吧,你再給我摔碎了,這可是我上班的路上找了好幾個小商店才買到的。”

黃素回到自己的工位,擦了擦桌面的浮塵。

稍作休息,又到了週一晨會的時間了。

黃素和張遠一同走出辦公室,來到內科住院處的大廳。

不多時,所有的人都到齊了,今天主持晨會的是王新路。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現在醫院已經開始重點培養王新路做內科主任的接班人了。

王新路站在前面輕輕咳嗽一聲道:“都說說昨天住院患者和新收治患者的情況。”

一場晨會開了半個小時,最後一名男醫生彙報道:“昨天從急診科轉來了一名六歲的女孩,女孩病歷介紹是急驚風,現在患者的體溫已經降到了37攝氏度。患者的經治醫生是黃醫生。”

說完男醫生看向黃素。

“這個患者的情況我是知道的。”王新路點了點頭道:“既然大家都彙報完了,那就開始查房。”

王新路帶領著一群醫護人員浩浩蕩蕩向著住院區走去。

黃素、張遠和幾名研究生一起走在最後面。

“黃素真羨慕你,你現在都能獨自給患者問診了,我什麼時候才能熬到獨自給患者問診呀。”張遠羨慕地看著黃素,學著剛剛男醫生地口氣道:“患者的經治醫生是張醫生。”

看著張遠的怪腔怪調,黃素不由得莞爾一笑。

一路檢查過來,黃素和張遠一直跟在隊伍的最後面。直到進入了嚴明忠和石軍的病房。

王新路在人群中掃了一圈,在隊伍後面找到黃素道:“黃素,你過來,你是患者的經治醫生。”

黃素走到王新路身邊,王新路問道:“最近這幾天有沒有出現抽搐的情況。”

嚴明忠非常高興地道:“就昨天晚上出現了一次抽搐,抽搐的時間比以前大大縮短了,就抽搐了十分鐘左右,醫生來了沒多長時間就不抽搐了。這要是換成從前,抽搐一次沒有一個小時停不下來。”

王新路又問道:“這幾天服藥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嚴明忠皺著眉毛回答道:“這兩天總是覺得胸悶的厲害,還有就是手腳冰涼。”

隨即,黃素、王新路分別摸了一下患者的手腳,果然是冰涼。

王新路道:“伸出左手,我把下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