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不知道什麼原因中西醫結合一時間成為中醫界主流論調,九十年代初期就將中西醫結合設立成新的一級學科。

如果說中西醫結合是對中醫發展的一次創新探索。

這次探索並不算成功,還給中醫帶來了巨大危害,讓中醫喪失更多話語權,還讓那些人將觸手伸到了中醫教學當中,把中醫教育改得面目全非。

黃素帶著自己前世對中西結合的思考,回答道:“中西醫結合聽起來很美好,可人不是精神病分類患者,腦袋能裝下兩種理論還能自由切換,勢必出現主次之分,簡單易懂的他們更容易成為主導,因為他們是格式化的,那種病怎麼治都已經列出條條框框,就如同套公式一樣。”

“而中醫是論述題,需要根據四診合參和病人病症的已知條件,深度剖析病情的背後原因和病機,辯出五臟的表裡虛實寒熱,才能對證下藥,往往對中醫素質的要求極高。”

“而這種難易高下立判的選擇,現在就得到證明,並藉著中西醫結合的風潮大肆改革中醫教育,對中醫系增加了西醫必修課時,好一些增加三分之一的課時,對中醫有偏見的醫科學校,甚至將中醫系的西醫課程增加三分之二,最荒唐的是中醫經典全都變成了選修課。”

“不信你可以調查最近幾年中醫臨床、中西醫結合的畢業生,都是中醫四診不會,病人來了就是各種西醫化驗,西醫化驗是能化驗出寒熱風痰,還是能化驗出升降浮沉。都不能,而中醫靠什麼治病,靠的就是四診合參辨證,中藥的四氣五味和升降浮沉治病。”

“現在中西醫結合培養出來的醫生,全是在用西醫思維開中藥,不辯病證,生搬硬套。運氣好對證有療效,運氣不好就是越治越差。”

“所以中西醫不是結合,而是合作,雙方用各自的理論、發揮各自長處共同治療患者。如果非要中西醫結合,我更提倡在職醫生進修。”

徐記者眼裡露出精明的光芒,感覺自己抓到了話題,急忙追問道道:“可是中醫至今也沒有證據證明中醫理論的科學性,更不用說證明陰陽五行的存在,中醫接受現代醫學科學的改革難道有錯嗎?”

“你們那不是改革,是同化,是消滅。講到中西醫結合不應該是雙方的嗎,可我只見中醫結合西醫,卻沒有見到西醫結合中醫。只見中醫臨床專業有現代醫學是必修課,卻沒有一所醫學院校西醫臨床設有中醫學科。一名中國的醫生,不會脈診舌診,還叫什麼中國醫生。根本原因還是對中醫有偏見,認為中醫不科學。”

黃素又繼續說道:“從1776年瓦特發明蒸汽機算起,現代科學才發展幾百年,就是這幾百年的發展之中,有多少科學理論當時非常科學,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證明是謬論。科學本身自己都在不斷犯錯糾錯中發展,你卻想用科學去解釋世間萬物。”

“我告訴你怎麼證明中醫是科學的,患者的療效就是最科學證明,它不摻雜任何人的主觀意志,有效就是有效,無效就是無效。”

徐記者繼續問道:“黃主任既然你認為科學現有無法證明中醫,可所謂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那中醫又如何證明這些呢。”

“我還是那句好,療效是最好的證明。以這次採訪的案例,患者產子後,出現產後出血。產後出血中醫名叫血崩,屬於病勢向下的疾病,中醫在治療這類疾病最常用的就是附子,用它的昇陽之力,平衡病勢向下。”黃素舉例道。

徐記者繼續反駁道:“這只是中醫根據經驗臆測總結的結論,我更認為是草藥的某種成分起到了止血的效果,我覺得中醫不應該在守著看不見摸不著所謂陰陽五行,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應該探索提取中藥的真正的有效成分。”

黃素雙手一攤一副無奈的樣子道:“你只相信你自己認為,我說的你又不相信,這樣我們根本就無法繼續交流。”

徐記者一副我就是真理的樣子質問道:“難道我說的不對嗎,至少有效成分清晰可見,不像你說的四氣五味那樣虛無縹緲。”

“徐記者既然你說成為是清晰可見的,我請問你一顆當歸,是什麼成分讓當歸頭具有引血上行,補血止血功效的,又是什麼成分讓當歸身具有居中調和氣血功效的,又是什麼成分讓當歸尾具有破血逐下、活血化瘀功效的,又是什麼成分讓當歸須具有行經通絡功效的。我也想請搞中藥成分分析的大科學家,讓我也知道是哪四種成分讓當歸這麼神奇,成分佈於頭、身、尾、須而不互相干擾。或許也化驗一下浮小麥和小麥到底有什麼成分不同,讓一個可以用藥,一個去只能填飽肚子。”

連續追問,問得徐記者啞口無言,她的那點醫學知識也只是透過採訪才知道的。

這種人現在也有,未來會更多,一個個黃帝內經、傷寒論都沒翻開過一頁,卻在那裡對中醫指手畫腳。

黃素乘勝追擊道:“四氣五味並不是虛無縹緲,也是清晰可見的。車前子是味大寒之藥,有清熱利尿,滲溼祛痰的功效,脾胃虛弱,溼盛痰多的患者卻不適用這味藥,解決的辦法就是透過炒熟方法,去掉車前子本身的寒性,而在炮製過程中,鍋壁會變得潮溼,如果你用手翻炒,在翻炒的過程中,手會變得溼潤。”

“如果不信,徐記者可以回去自己嘗試一下,我想請問徐記者車前子是乾燥的,鍋也是乾燥的,這溼氣是從哪裡來的。或許你說車前子裡面有水分,請不要懷疑中藥幾千年來的脫水工藝,藥性不同烘乾脫水的手法也不盡相同。”

徐記者繼續辯解道:“治癒了又怎麼樣,你這只是單個案例,是沒有循證醫學做支撐的。”

循證醫學是最近幾年刮起來的風潮,一經問世就被現代醫學視為圭臬。

巧的是,循證醫學問世的同一年,中西醫結合成為一級學科。從此一個如虎添翼,一個深陷泥沼。

中醫在不科學的帽子下,又多了一頂經驗醫學的帽子,幾千年用無數人驗證的方劑都成為了經驗傳承。

對方理由也很充足你的方子治療這個病,有效率是多少?治癒率是多少?

中醫是辨證論治,西醫卻用他們辨病論治標準要求中醫給出臨床試驗資料,想要證明你是循證醫學,就必須按照我們西醫的規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