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老爺:「關鍵是常樂喜歡,若不是真的好,爹也不能開口調侃。當真是你想多了。」

姜常喜:「福慧是真的好,這親事咱們都是高興的。剛才我就是壓力太大了,看到爹孃,有些矯情。」

到了這個時候,剩下的都是好,都是皇恩浩蕩。

這個話題,一家子就這麼兩句話接過去了。姜三夫人心疼閨女,竟然還能想那麼多,她反正真的沒想過。

姜三老爺:「爹孃不能侍奉在長輩身邊已經是不

孝了,你祖母交代的事情,爹孃那是不敢怠慢的,回頭姜府那邊收拾出來,爹孃搬到那邊去。那是姜府在京城的門戶。」

來了京城不同閨女住在一起,姜三老爺特意同姜常喜說了一下原因。

姜常喜:「那是自然,不過都在京城,爹孃想過來,隨時過來。倒是美了圓圓同姜姜,又多了一個撒歡的地方。」

姜三老爺:「那是自然,我這個外祖父,還能不比過圓圓同姜姜的祖母。」這竟然還較勁呢。

姜三夫人都昂著下巴頦子:「姜姜同圓圓那可是有自己的長輩的。」

可見這孩子們,在長輩的溺愛下,想要長直溜也不容易。姜常喜心說,以後她得多點心思放在孩子們身上。

姜常喜對著姜三老爺同姜三夫人:「那個,能商量個事嗎。」

姜三老爺笑眯眯的:「放心府上預備了,圓圓同姜姜的院子,不用商量。我當外祖父的,不差外孫們一點月錢,這個都不出格。」

姜常喜想要說的都閉嘴了,這可真是夠霸道的。這就是沒得商量。

姜常喜:「不知道這京城姜府,祖母是個什麼心思。」

姜三老爺:「你祖母的意思,姜府,姜氏家族都到京城才合適呢。不過你大伯父給勸住了,京城的院子,算是族裡給咱們三房置辦的,房契你伯父都給為父了。」

這勝似分家,就差了個文書,讓三房在京城自己過日子,姜常喜:「伯父這事做的大氣。」

姜三老爺:「你伯父那是當族長的,為姜氏考慮的更長遠,只要我在京城,姜氏子弟過來,別管這姜府,是我三房的,還是族裡的,沒什麼區別。為父豈能不管。可對於三房來說,可能會少許多的掣肘,對常樂來說,或許利大於弊。」

周瀾:「伯父想的明白,做的果斷。」

姜常喜:「當族長的,想的都全面。你祖母一輩子在內宅,眼界到底侷限了些。」

當著長輩的面,姜常喜也不敢亂開口的,大伯父這麼做,其實也是為了姜氏整個家族規避風險。

何況若是常樂當真是本事了,無論如何,受益的首先是家族。人家這才是老謀深算呢。姜老夫人那點念頭,可閉不上大伯父的心智,算計。所以人家是世家族長。

想那麼多無用,周瀾率先開口:「恭喜爹孃,以後舊長期在京城定居了。」

姜三夫人:「也是沾了常樂同福慧的光。」

姜常喜笑了,對呀,總不能一大家子都搬過來,給人福慧一下子那麼多長輩。

大伯父非常識時務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