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舅母作為主家,不能同外甥媳婦一樣任性:「姑母,莫要同孩子一般見識,那孩子把她娘護的緊,莫說是姑母,就是夫君說兩句,那孩子都要為小姑辯解一二呢。」

姑太太嘴硬還刻薄:「婦德,婦言,她佔哪一樣了?如此婦人,怎堪為配。」

林舅母臉色都不好看了:「小姑對外甥媳婦滿意的很,小姑雖然再嫁,那也是外甥媳婦正經婆婆,她覺得外甥媳婦好,沒人能越過她去,人周家的事情,咱們林家人,沒有多嘴的餘地。」

話裡話外都是您多管閒事了,老姑太太臉色非常難看。

林舅母臉色也不愉快:「姑母,娘那邊剛才還說惦記您呢。不如您去娘那邊稍微歇歇。」

姑太太這才有了個臺階,離開了這裡。

林舅母覺得一場親事下來,她怕是要老上幾歲的。而且這些老親,怕是也要斷交幾門。

周大奶奶姜常喜陪著婆婆打了滿場。心情半點沒有被影響到。林氏的老姑奶奶,心情如何,她可管不著。

舅母是不是難做?也不在她的顧慮之內,這個舅舅、舅母既然操辦婚事,就該知道,就該有這樣的準備。

老話不是說了嗎,露多大臉,丟多大人,現多大眼。

林氏拉著姜常喜根本就不讓走。看的身邊的人都羨慕了。

不過酸話也有,多少婦人在背後說道,也就是一個再嫁的婆婆,若是成天請安見禮的,誰能這麼捧著。

話說這話也就是背地裡說說而已。心裡嘀咕。

待到出嫁的前日,李府的小娘子竟然親自登門了,給足了未來繼母的面子。

姜常喜拉著李小娘子就沒撒過手,這情誼深了去了:「妹妹,它日你出嫁,兄嫂定然給你一份大大的嫁妝。」

周瀾都出來了,跟著點頭:「李家妹子。」

李小娘子羞澀的抬頭就看了一眼繼兄,立刻把頭垂下了:「周家大哥。」

看的出來小娘子禮教很好。而且兩個人的稱呼,就把以後的立場相處模式確定了,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

林舅母拉著自家女郎,子侄,過來招待客人,可惜都是擺設呀。

明顯人家李家小娘子過來是為了給繼母面子,更是給這位周大奶奶面子。沒看到人家才組團的姑嫂二人,說笑就沒有斷了過嗎。

林氏身邊笑呵呵的站著一兒一女,姜常喜自動就把李家小娘子放在婆婆身邊,自動後退半步。

林氏拉著李小娘子:「莫怕。」

李小娘子:「您也莫要傷懷,以後同兄嫂常來常往,不會生疏了。」

這是他爹讓說的,林氏臉色羞紅,不用問也知道李家表叔讓小娘子過來說的話。

姜常喜瞧著婆婆的面色,替兩個成年人牙疼。

周瀾、姜常喜親自送李小娘子回府,小夫妻也就這時踏入的李府。

過來一趟,表示親近,也是看看親孃以後的生活環境。

幫著林氏看大大方方的把李府上上下下都給看了一遍,才施施然的從李府出來。

這就相當於幫著林氏提前打前站的。

李表叔也做足了臉面,府裡上上下下的大爺大奶奶的稱呼,連姓氏都給模糊掉了。

人家周、李兩家這出唱的,讓林舅舅幹看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