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常喜也不過是個小姑娘,就開始操心家事,姜三夫人心疼了那麼一陣子。

想到自家姑娘在府上,也是操心的很,從小小一團的時候,家事就管的有模有樣的。

頂多心疼閨女兩三秒,嘆口氣:“你婆婆也不容易,商量你們的婚事時,你婆婆就把周家那點事情同我們說了。”

姜三夫人:“說起來,不過是財帛動人心,周家二房狼子野心,磋磨姑爺,那是連田莊都想撈到手裡的,你婆婆想要讓姑爺同你早日成親,二房怕姑爺有了助力,你婆婆大歸也是不得已。”

姜常喜:“二房太損了些。左右分家了,可以把婆婆接回來。二房還能管的這麼寬。”

姜三夫人看看閨女,到底年輕想的窄。

剛才說的固然是其因由,可親家母還年輕,怕是姑爺的外祖家裡,心疼閨女,有其它安排的。

不然林家能看著女兒被周家磋磨嗎?這裡面的事情呀,各有各的打算,只是可憐了姑爺。

親家母林氏心裡倒是明白,來姜家的時候,把這些事情擺開了,能說的,不能說的,都說了。

她自己隨著親家公去了的心情都有,可就是心疼兒子,所以才想著先給兒子成家,也是求姜三老爺多護著點姑爺。

姜家沒打算悔婚,所以成親早晚的事情而已,那就當是多疼姑爺一些,所以就有了姜三老爺二話沒說就把閨女嫁了這事。。

這話對閨女說不合適,所以姜三夫人說道:“怕是不容易,周家老太爺,老夫人還在呢,你婆婆在周家日子不好過,既然已經大歸,你舅舅怎麼還捨得讓妹子在周家被人磋磨。”

姜常喜沒有親孃以為的那麼天真無邪,心裡明白,婆婆還年輕,若是再嫁也是可以的。怕是舅舅家也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只是點點頭表示明白,關於婆婆的事情還要從長計議。

姜三夫人也是這個意思:“這事你還是同姑爺仔細商量,你婆婆願意回來,你們就好生奉養,若是不願意,也彆強求。你舅舅家總是會多為你婆婆打算一些的。”

跟著:“何況,別管你婆婆如何,都是姑爺的親孃,總要你們孝順的。”

姜常喜聽的明白,自家親孃其實還是為自己打算的多一些。

有婆婆在身邊,同沒有婆婆在身邊的問題,就同心疼姑爺多些,還是心疼閨女多些的問題答案差不多,肯定是心疼閨女多些。

姜三夫人又同閨女說說莊子上的事情,指點閨女做當家夫人。

頭上沒有婆婆固然是少了掣肘,可真的遇到了事情,也真的沒有人可以幫你拿主意。

一直到用飯的時候,姜常喜才隔著屏風再次見到周瀾。

周瀾身邊有常樂陪著,倒也不見拘謹,不過再怎麼如何,那也是別人家,肯定沒有自家自在。

姜家老太爺已經不在了,如今的姜家由大老爺當家作主,若不是老夫人還在,怕是兄弟也早早的分家了。

所以姜家三房不願意給二房面子,真不算什麼事。

在三房這邊人家姜三爺兩口子直接稱呼姜常喜為大姑娘的。可見這家早晚要散的。

姜大老爺對新姑爺很客氣:“你們大姐嫁的早,離家遠,不常回家,你們住的近,以後要常回來走動。莫要讓長輩掛念。”

周瀾:“小婿會時常帶內子來看岳父岳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