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山,道家門庭,歷代道家先賢講法佈道之地。

作為戰國時期先後被多國諸侯承認,並封賞為道家祖地,太乙山不納貢,不受法,可謂是世外桃源,化外仙山。

在這裡,道家無拘無束,甚至為所欲為。

道家作為戰國時期不弱於,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鬼谷之下的超級勢力,地位卻顯得尤為尷尬。

世上有兩大顯學,非儒即墨,儒家號稱門生遍佈天下,墨家也號稱有著十萬遊俠而,被諸子百家聯手滅絕的“楊朱”更是儒墨之前的唯一的顯學。

農家也有弟子數十萬人,法家有代表人物“商鞅”、“吳起”、“申不害”、“管仲”等,更有後起之秀“韓非”、“李斯”,那個不是在諸國中聲名赫赫。

鬼谷縱橫雖只有兩人,但也被稱作“一怒諸侯懼,安則天下息。”。

而作為最古老的道家,卻感覺要將自己活生生“玩死”了。

先是兩百年前,道分陰陽,道家一分為二,分出陰陽家。

而後道家又開始內亂,又一分為二,分為天人二宗。

天宗避世修行,隱於山野之中。人宗入世磨鍊,沉浮於紅塵之中。

也就是百年後,道家分出黃老學派,隨著張良等一批文豪崛起,興盛了百餘年,隨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諸子百家都隨之落寞,道家逐漸淪落為了煉丹唬人的方士。

墨家逐漸失去蹤跡不復存在,只有法家靠著“儒皮法骨”苟活於世,兵家靠著戰爭勉強生存了下來。

楊朱的最後一點痕跡,也被消除一空,縱橫被打壓的丟失傳承,唯一有所記載的只剩“主父偃”一人。

現在的道家還未淪落到和那些方士同流合汙,道家的哪一個勢力拉出去不是能單挑一家的存在。

鄒衍分陰陽,劃五行,陰陽家東皇太一,楚南公,月神,星魂,東君,五部長老,無一不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高手。

天宗有著堪比東皇太一的北冥子,有著與逍遙子齊名的赤松子,以及天宗六大長老,其後更有8歲便打敗了天宗六大長老的曉夢。

道家每一代從不乏頂尖高手,天才後輩,代代皆有人才。

從老子、到列子、莊子,現在的北冥子,後來的曉夢,即便是斷了傳承,依舊有張道陵、張三丰這樣的曠世奇才,層出不窮。

……

昨日,是道家五年一次的天人之約,觀念臺上,人宗掌門逍遙子又一次的敗了。

再一次輸掉天人之約的逍遙子,帶著人宗的一眾人離開了觀念臺,路上逍遙子似乎心有所感,獨自離開隊伍,前往太乙山腳。

在前往山腳的路上,逍遙子碰到同樣趕往山腳的赤松子,由於剛才敗在赤松子手中,逍遙子自然沒有給什麼好臉色。

一眼不發,如同沒有看到赤松子般,繼續前往山腳。

如此,兩人一前一後,一同向太乙山腳趕去,

在山腳下兩人碰到了一頭七彩鹿,這頭鹿的身上馱著兩名三歲大的小孩,兩名小孩一男一女,女孩伸手抓著七彩鹿的鹿角,好奇的打量兩人。

男孩懷中一柄比他還高的劍,臉上做出一副深沉的表情,絲毫沒有在意突然出現的兩人,很難想象這樣的表情會出現在一個三歲大的孩子臉上。

見到七彩鹿背上的兩名小孩,逍遙子和赤松子對視一眼,同時看出來各自心中的想法。

道家不管天宗還是人宗,都相信命運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