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冥碰到張之維和張懷義二人時,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前文曾提到過,張懷義偷偷跟著出山早就在老老天師的預料之中,張靜清之所以沒有攔著張懷義,其實,不乏趁機鍛鍊張懷義的想法。

而張之維雖前些年有過出山遊歷的經驗,但回山後,張靜清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仍感覺張之維沒有徹底褪去身上的“仙氣”,雖然,比下山前已經強了很多,但依舊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

其實,與其說是不食人間煙火,倒不如說是不懂人情世故。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比以前了,過去的世界裡,一個異人武力達到極致,即便是當朝皇帝都要忌憚幾分。

畢竟,在古代像老天師這樣的高手,如果想要刺殺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就算不死,也要每日在恐懼中度日。

這也是為什麼武當、天師府、少林等大派能經歷無數風雨,即便王朝更替他們卻超脫凡塵不受影響的原因之一。

而自從西洋的熱武器開始慢慢傳入華夏,這種局面便發生了變化,最開始還好,這些火器雖然威力巨大,但速度太慢,而且,不能連發,最多也就用來對付對付一般的異人,對張靜清這種站在頂峰的絕世高手,仍舊產生不了太大的威脅。

可張靜清明白這種熱武器只要繼續發展下去,遲早會對他們產生威脅,事實也的確如張靜清所預料的那般。

自從他親眼見到那種名叫馬克沁機槍的威力後,張靜清就清楚的明白,屬於他們異人的時代要過去了。

一挺機槍或許他還有辦法解決,但若是幾十上百挺即便是他也只有逃命的份,機槍尚且能逼得一人世界的武力天花板只能逃命,那麼隨著熱武器繼續發展,以後是不是還會有威力更加恐怖的武器誕生?

想明白了這件事後,張靜清看到張之維身上的“仙氣”時,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他要如此了。

對以後異人界的形勢,沒有人比老老天師看的更清楚,想的更明白。

所以,為了張之維以後著想,老老天師才不得不如此,現在不比以前,張之維身上的仙氣只會在以後害了他。

相較於張之維的“不食煙火”,張懷義的問題則是賊性太大,無論對任何人都不能敞開心扉,這樣雖然有些許好處,但卻限制了他以後的發展。

無論是誰,如果這輩子連一個值得交心的人都沒有,那他活的該是何等悲哀。

而且,這種人的結局往往都不怎麼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已經死在李冥劍下的白鴞·梁挺。

雖然,兩人不能一概而論,但還是有些許相似之處的。

基於以上種種,張靜清才會趁著機會讓兩個人一起下山歷練,就是希望二人能相互吸取對方身上的優點。

至於先前提到的事情,也是因為兩名弟子一起下山追尋李冥的蹤跡,而李冥要去的地方,做的事情,張靜清不思考都能大致猜出來。

所以,一番思索後,張靜清就偷偷跟在了兩人後面。

其他人或許發現不了張靜清的蹤跡,可李冥卻正好是其他之外的人。

當碰到張之維、張懷義二人的瞬間,李冥就察覺到了張靜清的蹤跡,畢竟,老老天師雖然修為高超,但就隱藏蹤跡而言,他本人似乎並不擅長。

之後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雖說知道這是為人師者的共性,但誰讓張靜清平日裡喜歡擺出“嚴師”的模樣,現在把柄落在了李冥手中,為了不在弟子面前損害他樹立已久的嚴師人設,張靜清只能答應了李冥一連串“不平等條約”。

後來,李冥也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張靜清,即便是貴為道教魁首,武林正宗的天師府當代天師,張靜清也不得不為唐門眾人的豪情讚歎不已。

跟李冥見過面後,張靜清便獨自返回了天師府,而張之維和張懷義則繼續留在李冥身邊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