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暴漲(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需要房子,需要工作,需要結婚成家,需要娛樂休閒,需要購物……
如果文明無法解決好這些需求,無法提供足夠的空間,那麼,人口的增長對於文明來說便不再是一件好事,而是可能毀滅整個文明的災難。
到時候,不受控制的年輕人會失去秩序,會衝擊任何他們可以到達的地方,會如同蝗蟲一般將文明的財富消耗殆盡。接下來便是一地雞毛,人類文明將會從這個宇宙之中除名,取而代之的會是遍佈整個星系的海盜。
這件事情必須要慎重對待。所以,超巨型雙層滾筒型居住基地的建造不僅不能停止,反而需要再次加速。至少也要達到平均每年都能建造出至少20個——留有餘量的話,最好能達到25個的速度。
幸好,有了這第一批居住基地的建成,整條流水線,無論是相關的配套工廠——總數量高達數萬個,還是眾多的裝配、物流、總裝、能源、人力等等,各個方面都已經形成了體系,從現在來看,覆蓋這些猛增的需求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
此刻,在數億人口的共同努力之下,對於h14行星系統總數高達35顆達到了流體靜力平衡的較大衛星的開發工作,已經基本上完成。人類文明建造了四通八達的,溝通任意兩顆衛星之間的成熟太空航行路線,無論人員還是資源,都可以較為方便的在不同的星球之間流通。這便等同於為未來的深度開發打好了底子。
在前期整體規劃的分階段執行之下,新培育人口的成年期,基本上與基礎開發工作完成的時期重合。如此,需求與供給便達成了平衡,既不會因為需求太高供給不足而拖延文明發展進度,也不會因為需求太低供給太高而造成文明混亂。
當文明總人口暴增到8億量級——其中失去了勞動能力,為文明發展貢獻了一生,此刻需要文明反哺供養的老年人數量約佔0.6億,各階段未成年人數量約佔3.7億,總計4.3億,之時,趙長星與文明領導者們開始謀劃向外延伸,將h1星系之中的其餘行星也納入到人類文明的發展範圍之內。
這個過程總計耗去了足足一百多年的時間。
這個時候,人類文明的總人口數量已經提升到了23億,足跡則遍佈h1星系之中的每一顆較大的星體。同時,以五個大行星為核心,分別興建了五個較大的城市群,每一個城市群之中都有少則一億,多則十億的人口。
遍佈整個星系的通訊衛星網路——由足足上百萬顆各式衛星組成,遍佈整個星系的物流與客運體系——由數十萬艘民用、貨運、警用、客運等飛船組成,已經全部完成。同時,按照不同行星的元素分佈屬性,分別按照特點打造的工業叢集也已經完成了佈局。
有資訊中心、商業中心、娛樂中心、軍事中心、重工業叢集、鋼鐵產業叢集、晶片產業叢集等等,分別位於不同的行星旁邊。
趙長星知道,到了現在,人類文明才算是真真正正完成了文明長期發展規劃的初期骨架搭建。
是的,僅僅只是骨架而已。想要將這個骨架填充豐滿起來,還不知道再需要多少人力與物力和時間。
此時此刻,23億的總人口數量仍舊處於較低狀態。以這個數量去衝擊三級文明,想要完全掌握三級文明的科技體系仍舊屬於痴心妄想,簡直一點希望都沒有。
縱然前期已經儘可能的提升了人口增長速度,到了這個階段,趙長星所需要做的,仍舊是再度為這個程序提速。
唯有足夠多的人口,才能將現在已經搭建完畢的骨架真正填充起來。
如是,又有百年光陰匆匆而過。
此刻,人類文明總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60億。人類文明的發展觸角,甚至於已經蔓延到了星系之外,到達了那幾顆距離恆星極為遙遠的偏遠矮行星那裡。對內,則蔓延到了h1星系僅有的兩顆氣態巨行星內部。
人們研發出了足以抗衡氣態巨行星內部那惡劣環境的飛船,大規模的進軍行星內部,瘋狂的開採著它內部所蘊含的資源,供給如同無底洞一般的文明需求。
在這個時候,趙長星感覺,向真正的三級文明發起第一次衝擊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趙長星決定,完全依靠人類已掌握的那些知識,從頭到尾自己設計、自己研究、自己建造、自己整合產業鏈條與供應體系,興建一個年產千噸的反物質生產工廠出來。
是的,設計目標僅僅只有年產千噸而已,但就算如此,文明之中仍舊有無數人認為這個計劃太過於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