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

趙長星抬起了頭,神色仍舊平靜。

“單單依靠我們的力量,當然無法做到。但藉助環境,借力打力,卻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把所有要放棄的飛船,都裝滿那些我們無法帶走的物資吧。然後讓飛船以最快的速度,在具備最高動能的情況之下,去撞擊小行星856g3吧。改變它的軌道,讓它前去撞擊灶神星,去改變灶神星的軌道,令灶神星直接撞擊到那顆黑洞之上。”

這一連串的撞擊,將會產生類似多米諾骨牌一般的效應。

一開始的骨牌可能很小,但很小的骨牌,卻可以撞倒比自己質量稍微大一些的骨牌。如此延續下去,因為一開始極小的一塊骨牌的跌倒,最終卻可以導致質量極大的一塊骨牌的倒下。

人類的力量有限。但在太陽系引力混亂的現在,卻可以藉助自然本身的力量,去完成原本己方根本無法完成的事情。

尤為關鍵的是,這次任務並不需要人類付出太多代價,並不需要人們再去額外建造更多的發動機或者推進器。直接用那些原本就打算丟棄的飛船去完成就可以了。

趙長星的計劃,讓人們的神色不自覺的開始變得嚴肅。

“是。我們這就去做詳細的計劃。”

在這之後,龐大的拆除任務正式開始。

首先被解決的,是位於各大矮行星地下以及地表的人造建築。

人們懶得耗費更多力量將它們運到太空。乾脆直接炸燬了事。

這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人們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將幾十幾百毫克,最高不超過一克的,被封裝起來的標準反物質塊——或者稱之為反物質炸彈,直接丟進去就可以了。

在正反物質湮滅所爆發出的超強能量面前,無論鋼鐵還是塑膠,無論岩石還是土壤,全部都會化作塵埃。

看著這些耗費了己方數百上千年時間才慢慢積累而成的工廠、城市、道路、倉庫等被一一炸燬,人們神色沉重,心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費盡千辛萬苦才建造而成的,為人類文明邁向太空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幾條太空電梯也被拆毀。

在這個過程之中,大搬遷工作也已經開始。

在決定冬眠者與清醒者名單的時候,趙長星更多的遵循了自願的原則,由人們自己選擇是在航程之中度過自己餘下的生命,還是暫時將生命凍結,留待到達新家園之後再開啟。

寶瓶座ez與太陽系有高達11.3光年的距離。以遠航號飛船的效能,以它最高0.08倍光速的航速,算上加減速的時間,總計需要大約200餘年的時間。

它的加速度,只有0.02米每平方秒。它需要持續加速足足將近40年時間,才能加速到最高航速。之後它會進入慣性航行,並在航程末尾,再度減速40年時間,才會真正到達目的地。

這個時間長度,已經超過了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了。

最終的統計結果是,總計大約700萬人口之中,有足足680萬人左右選擇了冬眠。選擇清醒著的,僅有不足20萬人。

而維持遠航號飛船的正常運轉也是需要足夠的人手的。需要有足夠的工程師和工人監控飛船各個模組的運轉,需要人手來排除故障等等。這麼點人是完全不夠的。

尤其是這選擇清醒的20萬人,並不完全是維持飛船運轉所需要的人才。其中大部分都只是普通人。

不得已之下,趙長星只得頒佈了輪流冬眠的政策,強制要求一部分專門人才保持清醒,在工作一定時間之後才能進入冬眠狀態。

除此之外,普通人也需要定期醒來,以避免長期冬眠為身體帶來的損害。為這部分人,趙長星也在遠航號飛船之中預留了足夠的活動空間。

在擺渡飛船的來回飛行之下,帶著少量行李的人們——行李額有嚴格的稽核標準,趙長星不允許任何無意義的增加飛船質量的行為——拖家帶口,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這讓自己生活了幾乎一輩子的家園。

一座座往日喧鬧的太空城迅速變得冷清。

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清。

因為維生系統已經關閉了,不會再有加溫裝置保持溫度了。

伴隨著內部溫度的降低,原本氣態的空氣也漸漸凝固,最終化作了藍色的冰晶,降落到了地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