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於李承乾,倒未有過分奉承的舉動,只是微微點了點頭:“見過殿下。”

李承乾不以為忤,這些遊俠多是如此,對朝堂人物,從不盲目推崇。

走上前去,李承乾在那床邊的凳子上坐了下來,與他客氣了兩句,在瞭解此人傷勢並不傷及性命後,便直入主題,詢問起涼州的情況。

去了四人,如今只剩一人。其他幾人究竟出了什麼意外,他們在涼州那邊有沒有收穫,又是否驚動了那隴西李氏……

李承乾心中有太多疑惑,等著這高勝解答。

一提起涼州的情形,這高勝便嘆了口氣,他抿了抿嘴,臉上表情變得落寞。

“這一次,我們一行四人,以我高勝為首,另有李三郎、趙猛以及李大魁三員壯士。”

“我們四人,都是涼州人士,打小就在涼州地境上活動。”

“這次奉了段兄弟的令,前往調查那涼州季家。”

“那季家是涼州本地行商,靠跑商帶活積攢了些家底。我們幾人對這一家族,都早有了解。”

“到了涼州之後,我們幾人商量一番,便決定先偷摸跟蹤那季家的商隊,想從他們身上探知些訊息。”

他說道季家時,眼神突然凌厲起來,顯然對這一家族,已是恨之入骨。

李承乾不免打斷他,問出了第一個問題:“這麼說來,你們這次蒙難,便是栽在那季家人的手上?”

高勝停了下來,抬頭望了望李承乾,他先是點頭,而後又略皺了皺眉:“這事……我也不確定……”

“什麼?”李承乾不明白這似是而非的回答,究竟是什麼意思。

高勝又皺眉道:“我們對那季家的底細,其實是比較瞭解的。但這一次季家多了很多高手。我們幾人十分小心地跟蹤,卻還是被他們發現了端倪……”

“高手?”李承乾微一思慮,又問道,“是……漢人?”

他猜想這季家可能參與到通敵賣糧的事件中,第一時間就猜有突厥人參與其中。

高勝點了點頭:“都是漢人……”

都是漢人,看來突厥人並沒有參與此事。

但這並不能洗清季家清白,畢竟那隴西李氏,也養了一些供奉,很有可能是李家派人進駐了涼州,與那季家人勾結在了一起。

李承乾又揮了手,讓高勝繼續說下去。

高勝點了點頭,又道:“到了涼州,我們打算跟蹤季家的商隊,於是偷偷前往季家在涼州城開設的商行。”

“可是……一連在商行門口盯了幾天,我們才發現,那季家的商行,幾乎已不再行商。幾日工夫,只出了一趟車隊,而且那車隊只有寥寥數人和兩架貨車……”

高勝似是怕李承乾沒能聽懂,又加了一句:“在我們涼州,行商多是朝西域方向去,路途遙遠,又極其艱難。所以每回出行,至少要帶上十多車貨物才堪堪夠本,那麼少的貨物,除非是極其珍貴,否則即便運到西域,也掙不迴路費錢的……”

不用他說,李承乾自然也能理解。所謂商人,不過賣東賣西,將貨物由價低的地方賣到價高的地方,賺取差價。

這其中的成本,一是關卡稅費,二是路上吃喝消耗,三是一路要承擔的風險,比如盜匪或者惡劣天氣造成的貨物損失。

這路上的折損,在行商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每走一趟商,必須要儘可能多地運送貨物,透過貨物的價差,來彌補路上的消耗。

而遠距離行商,運送貨物太少,那絕對是要賠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