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裡通外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帶來的訊息,可謂是有喜有憂。
一方面,北方大旱,對於大唐來說,算是絕對的好訊息。
可另一方面,頡利可汗利用糧食籠絡軍隊,又一舉整合了突厥各方勢力。
李承乾將此事細細琢磨,他已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糧食,糧食是關鍵!一定要調查出糧食的來源!”
旱災還在延續,其影響絕不是三兩個月內便能被消除。
要想渡過旱災,並整合草原大軍,頡利可汗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糧食。
顯然,這些糧食不是他草原上自產的,多半來自別國。
而只要查明糧食來源,一舉切斷頡利得糧渠道,便能遏制住頡利掌控草原的勢頭。
李世民微一點頭:“不錯,這正是朕次行前來的原因所在!”
李承乾正自疑惑,卻聽李世民又道:“你們知道,頡利的糧食,來自哪裡嗎?”
李承乾兩人搖頭。
要說最大的可能,當然是來自大唐。畢竟大唐是農耕社會,掌握了極多的糧食。
但突厥周邊的國家,可是不少,像吐谷渾、薛延陀、百濟、高句麗,以及西南方向的吐蕃及西域諸國……
這些國家雖然不像大唐有那麼多糧食,但臨時湊一湊,也能湊出不少糧食。
只要頡利許以重利,難保這些國家不會賣糧給突厥。
李世民掃了兩人一眼,又將牙齒咬了咬,恨聲說道:“朕已查明,這些糧食,多是出自咱們大唐!”
李承乾兩人都是一驚,那李孝恭已拱手道:“陛下這麼說,可有證據?”
李世門點點頭:“朕的暗探已深入突厥王師,調查出那糧食品種,不光有粟、麥等北方作物,甚至還有南方的水稻……這些作物,周邊國家中,只有我李唐才能提供。”
水稻在這個時代已經有了,雖然品種與後世那高產的雜交水稻有所不同。
但其在北方地區還很少見,多在江南水鄉種植。
而周邊幾國,因為地理條件限制,是極難種植水稻的。
所以李世民的判斷是沒錯的,那突厥人所掌握的水稻,一定出自大唐!
坐在李承乾對面的李孝恭,這時候已經從席上跳了起來。
他眉頭一擰,將眼睛瞪得圓滾滾:“有人裡通外國,將我大唐的糧食,賣與突厥人?”
他說這話時一副義憤填膺狀,倒不像那個平常只懂享福玩樂的河間郡王了。
李世民也咬了咬牙,將頭重重點下。
他又看向李承乾:“本來……朕是要先找承乾商量商量此事……但承乾不在太子府,便先到郡王府來,徵求王兄的意見。”
李孝恭一愣:“問我做什麼?”
李世民整了整衣裳,這才道:“朕的意思,是想讓王兄替朕跑一趟,前去調查這糧食來源。”
李孝恭“啊”了一聲,滿臉疑惑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臣去突厥?”
李孝恭長久以來都沒碰過軍政大事,而且即便是開國之初,他也多是在南方征戰,對北地的情況壓根就不瞭解。
所以李世民提出讓李孝恭來調查,的確讓人吃驚。
便是連李承乾,都覺得這個舉動似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