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不按劇本演(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萊陽縣主的性子,果真是急躁,李承乾稍一停頓,她便急吼吼地催促了過來。
眼下她既是發問,李承乾便“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我這老友,在軍中養成了嗜酒貪杯的壞習慣,常年累月過度飲酒……”
那萊陽縣主一聽得“酒”字,眉眼兒已現了怒意,想來她是極討厭這個字眼的。
這也好理解,有個貪杯的爹爹,這做女兒的自然是恨透了那杯中物。
李承乾趕忙替自己的“老友”解釋:“兩位也要理解,軍營常落帳在苦寒之地,只有靠酒水禦寒,才能維持住性命。我那老友,絕非意志不堅之人,他落到如今這局面,也實是沒有辦法的。”
明面上,是替自己的“老友”開脫,但李承乾打的主意,是替李孝恭找嗜酒的理由。
他當然知道,李孝恭絕不會像自己故事中的那位“老友”一般,有這樣無奈的理由。
但是,替嗜酒的人找個合理的說辭,興許能讓那萊陽縣主也心疼起自己的父親呢?
焉知她會不會以故事中人來猜度自己的父親,也替李孝恭幻想出一個嗜酒的理由來?
這時候,萊陽臉上的怒意已褪了些,看樣子她對這嗜酒一事,是有了些新的認知。
李承乾繼續編下去:“他的妹妹見不慣兄長酗酒,便負氣離家出走。我今日幫著老友尋了一下午,才將他妹妹找到。”
“可是,他那妹妹仍在氣頭上,好說歹說,也不願與她的兄長一道回去……”
又意味深長地嘆了口氣,李承乾煽情道:“長兄如父,我這位老友見此情形,當真是心酸難受得很啊!”
李承乾以萊陽離家出走為藍本,硬編了個一模一樣的故事出來。
在這故事中,他給那位嗜酒的兄長(父親),硬編出個合理的理由,讓貪杯這一壞習慣,有了其無奈的緣由。
這麼一處理,那嗜酒的毛病,便不再那麼討人憎惡了。
這自然是為了美化那老不正經的李孝恭,好讓萊陽念及親情,主動回去。
這時候,溫如蘇嘆了口氣:“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那位朋友,為了養活幼妹,沾染了不良習俗。雖是叫人惋惜,卻是其情可憫。”
李承乾點了點頭:“誰說不是呢!”
他又看了看萊陽縣主,她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這時候,萊陽顯然是在做心理鬥爭,她蹙了眉,兩眼迷茫失神,似是在心中思量著自己父親的過往。
李承乾心中偷笑,自己的計劃,似是已初見成效。
他這故事,可不是隨便編的。
李孝恭本就是行伍中人,常年在外領軍打仗,這可都是事實。
很顯然,他符合故事裡那位人物的形象,自然也就符合“因軍中苦寒、危險,而沾染上嗜酒劣習”這一開脫的藉口。
萊陽縣主,這會兒也該是聯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心中有所感悟了吧!
片刻之後,萊陽縣主終於從深思中醒轉過來,她抬起頭來,看著李承乾:“那這故事結局呢?那位妹妹……有沒有回去?”
李承乾嘆了口氣,搖頭道:“雖是找到了人,但那妹妹不願原諒其兄長,寧願住在旁人家裡……”
他又給自己故事中的“老友”增添了些悲劇色彩:“我那老友當真是傷透了心,可他到這時,還惦記著妹妹生活所依。他拿出錢財,託我們照料其妹,要求我們務必護其妹妹周全!”
這悲劇人物,總是能引人同情,李承乾料想這般處理,能引得那萊陽心生感慨,繼而對其父親產生同情的心理。
這時候見萊陽一臉唏噓,他便知,自己的計劃,又更進一步了。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