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搖了搖頭:“兒臣也不清楚突厥的具體情況,依兒臣猜想,可能是最近發生了什麼天災。”

“天災?”李世民雙眼一亮,拍桌道,“倒是極有可能!”

他想了想,又道:“前陣子我大唐水災、旱災不斷,那突厥人自然也經歷了天災。”

李承乾接著道:“所以,兒臣判斷,突厥國內目前一片蕭條,短時間內,怕是難以組織大軍,向我大唐進犯。”

李世民點頭:“不錯!如此說來,咱們無需擔心突厥人,更不用賣糧給他們了!”

李承乾又道:“但咱們也不能鬆懈,父皇最好叮囑邊關,做好防備。突厥人無力組織兵力,但不排除有小股力量,因為缺糧狗急跳牆,強行越境搶糧。”

往年常有災荒之年,突厥人越境的記錄。

但這種情況,他們多是小股力量分散襲擊,難以組織起強大的軍力。

只需做好提防,這些人最多在邊關小打小鬧,決攻不進中原地帶。

“好!”李世民大叫一聲,眼含讚許地看著李承乾,“你近來果真長進不少,眼光長遠,思慮周詳,漸漸地有了太子的模樣了。”

他這般誇獎乃是真心實意,今日來到東宮,本就是因為李世民在兩種意見中難作取捨。

老太監王德一句建議,說不妨聽聽太子的意見,讓李世民決定過來看看。

他本沒打算能在東宮找到答案,最多隻是考教考教太子的眼光與處理政事的能力。

但沒想到,在李承乾這裡,他居然得到了最完美的答案。

心中一高興,李世民又抿了口酒,瞬間心胸大開。

再提起筷子,再夾了桌上的菜,嚥了下去。

“咦?你這菜口感酥脆,火候正好,這是怎麼做的?”

剛吃了一口,李世民便覺得這東宮的菜,的確與尚食局的菜大不相同。

似乎味道比他李世民平日的御膳還要好。

尤其是配上烈酒,這酥脆的口感,正好下酒。

李承乾淡淡道:“這是兒臣命工匠特意打製的炒鍋做出來的菜,另外還添了幾樣調料。”

“哦?”李世民揚了揚眉。

他正準備開口,李承乾已提前道:“兒臣回頭就吩咐下去,讓他們送一份到尚食局。”

李世民心頭一喜,大笑出聲。

“父皇,針對那突厥的情況,兒臣還有一計!”

這時候,李承乾又開口道。

李世民好奇:“這事不是已經解決了嗎?”

李承乾搖了搖頭:“這件事,咱們還可以再作挖掘,父皇可派遣暗探,深入突厥,探知突厥的情況。”

“如若突厥當真受難,咱們可以探查其受災程度,再根據突厥的情況,好做北伐準備。”

聽得這話,李世民猛地一驚:“北伐?現在糧食還未豐收,急著北伐,未免太心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