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造紙印刷(第1/2頁)
章節報錯
得了富麗居,李承乾心情大好。
隴西李氏如何發展,他自懶得理會,但富麗居這麼大一棟樓子,能助他將自己的產業進一步擴張開來。
烈酒的生意異常火爆,考慮到如今禁酒令仍未完全解除,他的確需要新開一家大酒樓。
富麗居的招牌被下了去,換上了水雲間東店的招牌,自此之後,水雲間便有了東西二店,牢牢地坐穩了長安城第一酒樓的地位。
將裝修打理新店的任務交給周掌櫃,李承乾又拉上了馬周,到了長安城郊轉了一圈。
他要開設造紙廠和印刷廠。
自從前幾天,與馬周對酌暢談之後,李承乾一直就在惦記著此事。
馬周在詳談中,曾痛陳當下讀書人的難題,其最大的根源就是書本太貴,普通人讀不起書。
只有那些世家大族的年輕人,才能買得起書本,享受教育。
如此一來,仕人階層,全叫世家掌控了,他們在官場上的勢力,自然越來越大。
要想打破這一局面,就得將書本的價格給降下來。
李承乾自然能透過交易空間,從後世大量進來紙張書本。
但兩世字型大不相同,後世的書本拿來沒大作用。
再說他一人之力,總不能換來天下讀書人所需的全部書本。
所以還是改進造紙術和印刷術來得方便。
從後世找來有關這兩項技術的相關書本,研究了幾夜,李承乾也算是稍有心得。
造紙術,在唐時還比較落後,造紙工藝原料的選取,都還存在極大改進空間。
李承乾對當下造紙流程進行了最佳化,又改用竹、檀皮、麥杆、稻杆等作為原料,已試驗出合適的造紙流程,方便製造出價廉質優的紙張出來。
而印刷術,宋朝問世的活字印刷術,雖然存在諸多弊端,但配合上現在的雕版印刷,也能極大地降低印書成本。
有了技術基礎,李承乾自然要先開兩個廠子,將這些先進技術投產。
有了產出之後,他才好將這兩項技術推廣開來,降低書本紙張的價格。
辛辛苦苦忙活了幾日,終於在長安城郊,選定了一處靠近水源,又極為荒僻的地點。
朝官府要了地,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人施工,建設廠房了。
但走到這一流程,李承乾又遇上麻煩事了。
沒人施工!
長安城中倒是有不少靠給人搭房建屋維生的工匠,但前去詢問,這些人全都將腦袋搖得撥浪鼓一樣。
再一細問,人家說你那圖紙設計得如此繁複,要求又那般精密,尋常匠人可不敢接手。
這事啊,還得找到諸多手藝嫻熟的工匠,再加上精通設計建築之事的將作能人在旁指導,才能得以施行。
這下算是給李承乾難住了。
問了問馬周,人家也是個嘴炮王者,提出問題最在行,解決問題時便將兩手一攤。
俺就是個讀書人,哪裡知道如何建房搭瓦啊?
找人?俺不熟啊!
期待了許久,卻中途擱淺,這可叫李承乾心中犯了難。
這種時候,也只有求到李世民頭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