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李世民就已將那新型糧種下發各災區,督促災區官民種植下去。

災區的土地情況並不樂觀,是以李世民一直擔憂這新型糧種能否產出糧食。

如今隴右來了奏報,李世民立時高興起來。

從王德手裡接過了隴右的奏章,李世民展開掃了一眼。

隴右地方官員奏報,最早種植的土豆,現在已經成熟,當地百姓正組織收穫糧食。

李世民估摸著時間,從發下糧種到現在,也不過四個月不到的時間。

他不禁感嘆一聲:“這新型糧食竟有如此厲害,這麼短便有成果了。”

王德臉上掛著笑:“太子殿下不是早說了麼,這糧食幾個月時間便可成熟……”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又低頭看了下去。

當他看到這土豆的產量時,不禁“咦”了一聲。

揉了揉眼,又來回看了兩遍,他再將奏章遞給王德:“你來替朕瞧瞧,這上面寫的是,畝產千斤?”

這奏章上面所書的糧食產量,實在誇張得不太像話。

要知道,尋常田地,能達到畝產百斤,已是極為上乘的土地了。

而這災區的田地,本就是肥力流失,質量較差的土地,按說種糧產量,絕不會太高。

如今這土豆竟在這種土地裡,有這般產量,李世民自然不敢相信。

王德將奏章接了過去,看了一眼後,也略帶疑惑地點了點頭:“倒是沒錯,的確寫的是畝產千斤。”

李世民愣了片刻:“這隴右的地方官員,該不是寫錯了吧?還是他們在謊報產糧情況?”

王德笑著搖頭:“這該不會的,這糧種乃是太子獻上的,謊報收成又有什麼好處?”

尋常年間,地方官員常有謊報收成的情況,因為糧食收成,會影響官員的考績。

可這隴右地區,剛剛經受災情,官員考績要重新衡定,這般虛報收成,壓根沒有意義。

再說,謊報也得考慮實際情況,沒有人會謊報一個這麼假的數值。

李世民正自納悶,那王德已在剛剛送來的奏章堆裡翻了起來:“陛下,老奴方才瞧見,關內地區也有奏報糧食收成,咱們比對一番,便知真偽。”

說著,他已從那堆奏章中,翻出另一份來,呈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展開奏章,直接翻到收成產量一頁。

那上面赫然也寫著,新型糧食,畝產近千斤,實乃駭人至極。

“這……竟是真的?”

這時候,李世民先前的擔憂,全都轉作了喜悅和震驚。

畝產千斤,這已是以前糧產的十倍。

再結合災區土地問題,這土豆的產量,顯然還要高於這個數字。

“在災區都有如此高的產量,若是推廣至其他地方……”

李世民這時候已魂飛天外,幻想著這高產作物在那些土地優渥地區的產出。

老太監王德也很是激動:“陛下,咱們大唐……恐怕再不會缺糧食了……”

“不會……再缺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