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破解之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馬周的調查,涼州世家的富庶公子季明理,便是這一次輿論風波的主力干將。
而季明理身旁,另有一個神秘的李姓公子。
這李姓公子看起來與這場輿論風波並無關聯,但這姓李的乃是世家門閥之後,身份尤其顯貴。
事涉世家門閥,李承乾不得不提高警惕。
李承乾催促道:“你不用再拍馬屁了,快些說說,這姓李的究竟是哪一家的人?”
馬周小小地嘬了一口酒,得意道:“那李姓公子看似從不參與誣陷太子的事情,但我多留了個心眼,託人探查了這李姓公子的身份。託我一位市井舊交察探出來,此人竟是隴西李氏的人,而且,他的身份不低,乃是隴西李家嫡傳長子,李耀!”
李承乾心下一笑:“果然是隴西李氏!”
說起隴西李氏,近來自己與這一家倒是因為水雲間之事,起了一些衝突。
但對方應該沒有猜想到自己就是水雲間的幕後東家。
他們會參與誣陷事件,多半還是因為前些日子的獻糧事件。
那次世家門閥想借糧食要挾李世民,可他李承乾偏偏獻上大量糧食,破壞了世家的陰謀。
現在既然人家找上門來,主動宣戰,李承乾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那李耀好歹也是個太學生,他在仕林之中發起輿論攻勢,其威力不可小覷。
若是讓李耀催動整個仕子階層,對他李承乾大加攻詰,那他這太子的名聲,可就要敗在這群讀書人口中了。
讀書人地位高,學識廣,他們那張嘴,可比尋常百姓要厲害得多。
他們的言論,普通百姓可是奉若圭臬,向來是深信不疑的。
而且,這太學乃是官家所辦的公學,太學生的言論,是能輻射到朝堂上的。
再這樣容忍太學生肆意造謠下去,整個大唐,上到朝堂,下到百姓,會怎麼看他李承乾?
雖說流言止於智者,可這世上,當真有幾個智者?
君不見後世那些沒風沒影的事兒,都能在網上傳得有模有樣麼?
便是知曉這事情本無實據,眾人也樂得閒談說笑,大加傳揚。
誰會在乎這些流言背後,給當事人造成的傷害呢?
嘆了口氣,李承乾望向馬周:“那你來說說,此事可有解決之法?”
馬周低頭沉吟片刻:“據我所知,陛下雖然極寵魏王,但對太子殿下,他也是極為上心的。”
他提出建議:“不如催促太子殿下,將此事上報陛下,由陛下聖裁。”
李承乾立時搖頭:“便是陛下,怕也無法控制百姓的言論吧?再說,咱們現在手上也沒有證據,無法揭破那李耀的醜惡嘴臉,即便上報天子,怕也難得妥善處理。”
雖然有九成九的把握,確定這事乃是隴西李氏的人在背後搞鬼,但關鍵李承乾沒有切實證據。
隴西李氏家大業大,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李世民都動他們不得。
嘆了口氣,李承乾道:“唯今之計,只有先想辦法消彌這場流言風波,再作打算。”
馬週一臉難色:“可是嘴長在人家身上,咱們如何能控制百姓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