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災人禍(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駕到!”
傳話太監的一聲尖喝,將李承乾的思緒從沉思之中,拉了回來。
沒過多久,就見一大隊人群走進院中。
當先一人身穿明黃常服,身形挺拔高大,剛毅周正的面龐上,留著英挺的八字鬍鬚,看上去十分精神。
不是李世民還能是誰。
而在李世民身後,雍容華貴的長孫皇后緊隨其後,表情祥和,氣態高雅慧潔,讓人看了一眼,便心生敬慕之心。
“兒臣見過父皇,母后!”
李承乾上前一步,垂首躬身,揖了一禮。
那李世民低了低頭,上下打量了李承乾兩眼,微一抬手,便將李承乾扶了起來。
“承乾,恢復的如何了?”
說著,李世民也不等李承乾回應,便偏頭對身後的一個老者道:“胡太醫,速速為太子殿下瞧一瞧。”
看著眼前的李世民,李承乾心中也是不由一暖。
作為李世民嫡長子,大唐正兒八經的儲君,李世民是向來對他疼愛有加。
根據腦海之中的記憶,李承乾記得李世民時常教導他,大唐立足之後,所需者是守成之君,而非縱馬揚鞭行那開國之君所做之事。
也正是李世民的寵愛,才使得原本的李承乾恣肆胡鬧,不擅馬術還非要騎馬,結果摔了下來,將腿摔斷。
在這個時代,醫術並沒有那麼發達,所以也就造就了李承乾一生的腿疾不良於行。
而歷史上的李世民在得知李承乾一輩子都腿疾纏身之時,依舊沒有放棄他,反而是更加耐心的派大儒教導。
怪只怪歷史上的李承乾自己不爭氣,疑心生暗鬼,認為李世民有了易儲之心,所以性子逐漸變得乖張,自己作死。
若非如此,自小接受良好教育的李承乾說不得也能成為一代明君。
而在這時,那老太醫在李承乾頭前腦後檢視了一圈,又是號脈又是望舌,最終將身子一躬:“稟陛下、皇后,太子殿下身體康健,無病無災。”
李承乾順勢說道:“父皇、母后,兒臣身子已然康復了。”
見李承乾身體無恙,長孫皇后面露喜色:“太好了,陛下,上天保佑,承乾的身子總算無礙了。”
李世民“嗯”了一聲,微微點了點頭,心頭也是鬆了口氣。
他的神色仍是凝重,語氣也很深沉:“你既是國儲,行事須得穩重,切不可乖張驕縱。”
他這話算是敲打了,李承乾總不能說這事與自己無關,只能含冤將這鍋被在背上:“兒臣知道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又接著教訓道:“這打天下易,守天下難的道理,你該是知道的。往後那騎馬胡鬧的事兒,便不要再做了……”
他一連叮囑了幾句,便揹著手離了去。
雖然看似訓斥,但是拳拳愛護之心溢於言表。
倒是長孫皇后擔心李承乾誤會,上來安慰了兩句:“承乾,你切莫埋怨你父皇,他近些日子心情不好,你做太子的,當為君分憂。”
對於這位母后,李承乾是一百個滿意的,長孫皇后看起來果真溫婉嫻婌,話裡話外都是親慈關愛,讓李承乾心裡很是熨貼。
將手一拱,李承乾老老實實道:“兒臣知道了,自不會埋怨父皇。”
長孫皇后嘆了口氣:“近日來各地天災不斷,致使民怨沸騰,你父皇支撐朝堂,也委實辛苦。”
“天災?”李承乾這時已想起來,歷史上貞觀初始,的確遭遇了不少大災。
先是旱災,又是蝗災,再到洪澇災患,整個貞觀早期,李世民一直在和老天爺作鬥爭。
這麼想來,李承乾倒是有些心疼自己這位父皇了。
難怪剛才李世民說話之時,眉心愁色一直不曾散去。
“那如今局面,父皇打算如何處置呢?”李承乾好奇道。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