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能太任性。

這話是給皇上的定心丸,“京城沒發生什麼事情吧?”

“大事倒是沒有。”就是宣王一直不安分,北方也蠢蠢欲動。

都習慣了。

“不過有畝產七百多斤的水稻,能解了很多困局!”提到這個,宋玉臣心裡也有些激動。

畝產七百多斤,這可想都不敢想。

大家的目光落在穆知許身上,穆知許神色從容。

“穆丫頭自然是有本事的,稻子我見過,資料真實。”傅長衡笑呵呵的。

宋玉臣心裡明白了,傅老這是要給穆知許撐腰呢。

也難怪,從路縣令送回去的摺子來看,穆家也確實需要撐腰的人。

這個家就沒長輩。

不過……他暗暗打量了穆知許一眼,小農女?農女有這樣寵辱不驚的氣度?

剛才宣讀聖旨時,無論是黃金千兩,還是皇莊,她都沒太大的反應,當然,喜悅是肯定的。

穆知許知道宋玉臣的打量,她不動聲色的喝茶,靜靜的聽著他們聊天,不該自己插嘴時絕不插嘴。

不過偶爾傅老會點她的名讓她回答一二。

言之有物!

宋玉臣眼裡的笑意深了深。

穆深和穆淵也是,小小年紀,也不怯場,看著就不像農家子。

宋玉臣記得傅老好像說在教導他們,這可是他們的運氣。

京城很多人想得到傅老的指點都不得其法。

穆知許實時的退了出來,她得去安排吃食,這一百個侍衛來也不單是為了保護宋玉臣。

最大的目的,是為了稻子。

穆知許去了廚房,發現二堂姐在廚房掌勺,心裡就有了數。

二堂姐的廚藝那自然是不用提。

她看了一下食材,聽墨在村裡買了雞鴨魚回來,她想了想,她給穆知春說了幾個菜式,確定她明白之後,又去了隔壁。

隔壁雖然平時沒人住,但廚房也是有的。

程嬤嬤帶著齊婆子還有村長家的女眷們在給侍衛做吃的。

宋玉臣一行人估計用過飯就會離開。

侍衛們吃的東西,穆知許也不打算怠慢,蒸了白米飯,五花肉燉白菜粉條,紅燒魚,辣炒雞丁,香煎雞蛋餅,再就是一個熱乎乎的冬瓜湯,菜式不多,但分量足,還考慮到了南北飲食習慣,讓人蒸了胖乎乎的大白饅頭。

她的家底擺在這裡,扣扣搜搜的未免太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