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江東兵敗,孫權退兵(第2/3頁)
章節報錯
陸遜也不知道說什麼,他現在不適合出現,否則容易被孫權嫉恨。
風光無限的孫權,慘敗於廣陵,他的徐州夢,似乎越來越遙遠了。
孫權收攏殘兵敗將,一邊增派軍隊防守合肥,一邊返回建業休養生息。
他已經無力北上了。
魏軍透過一戰,打斷了孫權的嵴梁骨。
司馬懿成為了魏國新的“軍神”。
曹叡大喜過望,撥開雲霧見青天。
他任命曹休率五萬軍隊,鎮守壽春,其餘部隊,全都交給了司馬懿統帥。
魏國,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
現部署在河內的守軍,有十幾萬人。
司馬懿麾下,有二十多萬人。
宛城徐晃,統兵十萬。
三路兵馬,對洛陽形成了合圍一般。
在魏國圍攻廣陵期間,劉禪試圖打破僵局,一邊派遣軍隊渡河,搶佔重要渡口,一邊兵出汜水關,攻打陳留。
結果都沒有獲得太大的進展。
因為魏國早有防備!
司馬懿仍舊坐鎮陳留,曹真分了一半騎兵,渡河南下至兗州。
也絕了劉禪突擊潁川的念頭。
騎兵的速度太快了!
他敢出現在豫州,那麼曹真的騎兵也會緊隨其後抵達。
現在的司隸地區剛剛完成屯田,還無法作為後勤基地,為前軍提供糧草。
補給線依舊漫長。
江東的戰敗,讓漢、魏保持了對峙的姿態。
劉禪與司馬懿都很剋制,沒有掀起太大的戰爭。
趙雲久攻宛城不下,也退回了襄樊地區,等待下一次機會。
中原大地,好似又恢復了平靜。
只有劉禪知道,此間暗流湧動。
孫權的戰敗,很可能會將他推向曹魏。
因為他知道,徐州美夢,很可能破碎了。
這也是劉禪為何支援趙雲退兵的原因,必須防備著點。
萬一江東偷襲荊州,後果不堪設想。
“沒想到江東戰敗,來得這麼快。”馬謖唏噓不已。
只要孫權堅守壽春,即是大功一件。
奈何他太貪婪了,也不甘心為蜀中牽制魏國。
結果這樣的心態,被司馬懿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