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劉禪的堅守之策(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沒資格和劉禪耗著。
司隸地區有堅固的防禦,汜水關、孟津關能夠隔絕大多數的敵人。
北是黃河,南是山脈。
劉禪可以安然地進行屯田,關中地區成為了他的補給、休養之地。
兗州、豫州都沒有天險,司馬懿只能仗著人數的優勢,進行防守。
僵持對於魏國來說,就是莫大的損失。舉國上下,都不得安寧。
劉禪所佔據的司隸,可以穩定地發展生產,蜀中、西涼也一樣。
這就是兩國國情的差距!
歷史上有北統南,有西向東,就是這個道理。
北統南自不必說,由西向東的優勢,已經被劉禪掌控了一部分。
這份優勢,會化作對魏國的不利。
劉禪加強了汜水關的防禦,以及對渡口的掌控,防止魏軍偷襲。
他調集了大量的船匠,正打造水師。
只不過他沒有過於指望這支水師,因為黃河與長江的情況不同。
現在是小冰河時期,黃河一些地段,會結冰的!
這對於水師來說,是致命的考驗。
劉禪打造水師,不在於作戰能力有多強,但在關鍵的時候,必須有運輸兵力的能力。
畢竟迅速作戰,還要依賴於水域。
無論是乘船攻打河內,而是依靠水勢,偷襲各渡口,都需要戰船。
論持久戰,沒人能夠與他相提並論。
司馬懿都被劉禪的手段整懵了,去年的屯田,今年繼續大規模屯田,比去年更猖狂!
把守各個險要,就是不出關,與魏軍對峙!
難道他不怕蜀中變得民怨沸騰嗎?
蜀中的府庫,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充盈啊!
最讓司馬懿憂慮的是,曹叡的督促文書,還是送來了。
曹叡在言辭中,已經“責令”司馬懿進軍,攻打洛陽。
否則鄴城承載著這麼大的壓力,誰能安心?
當年為了運糧,曹操修建了白溝運河,又溝通了漳水。
也就是說,從黃河是可以北上鄴城的。
水道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