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舉國備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價值超過了五十萬金!
由於朝廷無法調配人手,運輸物資至前線。
這些商賈自發地聯合,組成了大型商會,將他們的運輸能力,全都貢獻出現。
包括人力、畜力、各種車輛等等。
不僅如此,他們還負責輔助運輸,承擔一定的運輸壓力。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劉禪給了他們足夠的待遇!
古往今來,士農工商第一次那麼平等。
以前商人是賤戶,天生低人一等。
是劉禪提高了他們地位。
倘若只是如此,還不足以讓唯利是圖的商賈那麼上心。
最重要的是,他們看到了發財的機會。
漢室奪下西涼時,獲得了一大片市場。
各種鹽引、茶引等,都是優先給有功之臣。
這是劉禪故意營造出來的聲勢,甚至讓一些愛國商賈成為標榜,給了他們極大地優惠。
以及讓利。
剩下的商賈,錯失了一個億,他們現在當然要彌補。
劉禪拿下潼關、洛陽,讓他們看到了成功的機會。
這一份投資,將會以市場的形式,回饋給他們。
劉禪賞罰分明。
只要他們在此戰出力,何愁沒有好的收穫?
整個天下,都會成為他們的市場。
這就是蜀中商賈的堅持,與信仰。
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圖謀!
任何一朝,都是遵照商君的思想,重農抑商。
確定了“士農工商”的階級,傳承至今數百年。
現在終於有機會,打破這個桎梏了,只要扶持劉禪成為一統的皇帝。
他們的收益,何止百倍、千倍。
自古以來,唯有利益動人心。
商賈的行動,是一種趨勢。
而士農工商的一次大聯合,也創造出了無以倫比的威勢。
整個蜀中,都浩浩蕩蕩地行動起來。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參與到一場國戰當中!
光復西京、東京還不夠,他們還要整個天下。
這股信念,將蜀中牢牢地綁在一起。
各行各業,都為戰爭服務。
真正做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劉備很欣慰,甚至忍不住要給商賈封侯,被諸葛亮攔了下來。
諸葛亮都沒能封侯,現在冊封商賈,群臣必要要裂開了。
“非劉不王,非功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