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誘敵之策(第2/7頁)
章節報錯
因此,曹丕赦免了曹洪的死罪,將曹洪免為庶人,削奪官位、爵號、封邑。
卞夫人不滿意,又勸說曹丕歸還曹洪的家財。
但曹洪的地位,也及及可危了,根本不可能領軍。
他可是曹操的功臣,曹丕竟如此對待。
再加上張繡、于禁、王璨兒子等的下場,可見曹丕處理這些事,都是心狠手辣。
王粲可是曹丕的至交好友,他去世的時候,曹丕甚至為此學驢叫,就因為王璨喜歡聽。
但王璨二子受魏諷謀反桉牽連,都被曹丕誅殺。
那時候曹操出征在外,聽說這件事後,感慨道:
“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
他認同曹丕的處理方桉,卻也覺得不近人情。
曹丕沒有繼承父親的胸襟、氣度。
到了曹叡一代,他心智成熟,馭人之術也是絕妙。
唯獨行事乖張,令人捉摸不透。
他得勢後,對郭皇后的態度,越來越曖昧。
曹丕在時,他還會偽裝恭敬,現在連掩飾都省了。
他對於朝臣,是沒有什麼恩義的。
曹叡太年輕了!
甚至連朝臣、將軍都不認全。
曹丕跟著曹操二三十年,就算學到的東西有限,也能混一張熟臉。
像是徐晃、張郃這樣的老將,都是認可曹丕的。
至於曹叡……更多的是血統,以及對曹操忠誠的遺留。
他們受過曹操的恩德,所以對魏室忠心耿耿,不會有二心。
並不是因為曹叡這個皇帝!
可以說,新帝曹叡登基,魏國處於極其薄弱的狀態。
這也是為何孫權能夠攻克壽春的原因之一。
倘若利用郭淮這一點,劉禪能夠做什麼?
勸降張郃?
以張郃的性格,恐怕不太可能投降。
劉禪陷入了沉思,道:
“幼常,你有什麼想法?”
馬謖面色一肅,道:
“可以傳出郭淮被殺的訊息,讓城內的軍士互相猜疑。”
“此前他們經歷了一敗,士氣正低落。倘若郭淮還死了,對他們的打擊更沉重。”
馬謖說完,張包忍不住道:
“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