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正烈。

劉禪親臨土臺,眺望巍峨的潼關。

前方有壕溝保護,因此不必擔心魏軍會突然衝過來。

關羽、張飛等人沒有跟來,劉禪安排他們好好休息。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幾天夜裡,都會爆發惡戰。

“殿下,不如將營地前移,靠近潼關一些。”魏延建議道。

劉禪遠遠眺望,潼關守軍排列有序,肅然而立,不動如松,必是精銳。

張郃、郭淮都是老將,他們統兵滴水不漏,沒給漢軍留下任何機會。

“將營地前移,會不會太危險了?”劉禪猶豫道。

一般情況下,攻城的一方安營紮寨,都會距離城池、關口十里左右,保持一定的距離。

如此敵軍夜襲的時候,也有足夠的時間反應,不至於被偷了家。

張郃表現出了堅守的姿態,但不代表他認慫了。

作為魏五子良將之子,張郃必然是有勇有謀。倘若劉禪輕視他,一定會吃虧。

“殿下,守軍不敢出戰的,更何況有壕溝擋在最前面,敵軍過不來。”魏延蔑視道。

“就這一點壕溝,如何過不來?架設雲梯,亦或者建設橋樑,輕而易舉。”

《踏星》

劉禪拒絕了魏延的提桉。

如果壕溝變成護城河,或許他還會冒險一試。

現在去哪裡引流?

潼關附近,都是山勢。

劉禪沒必要大動干戈,漢軍是來打仗的,不是來搞工程的。

魏延見劉禪態度堅決,也沒有繼續堅持。

“殿下,營地在後方,恐怕保不住此丘。”

“無妨,利用此丘,先與魏軍戰上幾個回合。”

劉禪目標明確。

他是為了逼迫守軍出戰,而不是真的打算依靠土丘攻城。

“這個距離,守軍出霹靂車能反擊嗎?”劉禪忽然想起了這件事。

官渡之戰時,袁紹進攻曹操建設了很多高樓,也就是箭塔。

袁軍居高臨下,對曹軍進行毀滅性射擊。

結果被霹靂車破掉了。

不過漢軍與袁紹軍又有所不同,因為漢軍也掌握了投石車,射程比霹靂車遠一點。

“欲作一輪,縣大石數十,以機鼓輪為常,則以斷縣石飛擊敵城,使首尾電至。嘗試以車輪縣瓴甓數十,飛之數百步矣。”

這就是遠端打擊!

“殿下放心,這個距離匠人已經測算過了,剛好足夠投石車發揮作用。”魏延道。

如此劉禪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