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姜維,字伯約,見過殿下。”

姜維龍翔鳳翥,一雙眼眸煜煜,說話清清爽爽。

“你可願意效忠漢室?”劉禪直言不諱道。

姜維出身天水姜氏。年少喪父,侍奉母親,崇拜儒家大師鄭玄。

今年二十四歲!

“在下願為肝腦塗地, 死不旋踵。”姜維沉聲道。

“善。”劉禪遂把姜維帶在身邊,委以重任。

今西涼初定,劉禪有很多政務需要處理。

但大部分都交給了糜威,他只負責掌控大局。

劉禪提拔了一部分西涼籍貫的臣子,包括蘇衡、麴英、鄰戴等人,皆位列郡守。

這些人都是地方豪強, 有屬於自己的勢力。

劉禪任用他們, 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一旦苗頭不對,他們很容易反叛。

他們的忠誠,永遠是向著自己的利益。

只要漢室維持強大,他們比任何人都忠心。

倘若朝廷衰弱,很容易出問題。

然而。

劉禪沒得選擇!

西涼不是亂了幾年,幾十年,而是幾百年都如此。

只有豪強,才能制衡豪強。

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消滅一批,維持均衡之道,即為正解。

既然都要提拔,為何不能選擇蘇衡等人呢?

好歹他們為漢室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劉禪沒理由打壓他們,反而要重用, 以顯天恩。

只要他們遵守朝廷的規則,劉禪也不會為難他們。

人事任命,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穩定政治。

劉禪相信,接下來幾年,西涼一定是太平的。

接下來,就看漢室如何彰顯武威,將他們狠狠地綁架到一輛戰車上。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商貿發展的意義,恰恰在於此。

曹魏佔據的地盤大,卻沒有漢室的恩惠多。

劉禪有錢有糧,自然有人替他賣命。

這也是他竭盡全力,發展商貿的原因之一。

自古以來,王朝都是重農抑商,對商業的打擊,極其沉重。

劉禪也知道商業發展到最後,會成為洪荒勐獸。

他不可能相信商人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