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現在似乎有些明白,為何漢朝有專門的馳道。

只有皇帝能走!

普通人佔據,十有八九被懲處,甚至斬首。

為的是維持天子的威嚴!

馳道在。

彰顯天子威嚴,為天下所知。

漢室微末,為諸侯所欺。

曹植闖白馬門,依舊為荀或所訓斥。

白馬門為宮門之一, 且為天子專用馳道。

曹操為保曹植,強拆了白馬門。

縱使如此,他也不敢說曹植是對的!

曹植又一次為世子之爭的失敗,埋下伏筆。

現今劉備在蜀中登基稱帝,沒有修建任何宮殿,與民更始。

班子草創, 也就沒有太多的約束,自然也不會設定皇家專用的東西。

這也導致了一點。

天子沒有足夠的威嚴!

以前劉禪一直以為, 修建宮殿這些東西, 純粹是浪費民力。

住著也不會很舒服。

畢竟古代的條件,擺在明面上。

一般的宅邸,足夠他起早貪黑了。

但隨著朝廷框架的成熟,勢力愈發龐大。

親民固然重要。

天子威嚴同樣不能輕易丟失!

劉備以仁義著稱,從不為難百姓。

這也會導致往後收攏民心愈發困難!

以前只要減免一成賦稅,百姓就能歡天喜地。

明面再減免一成,恐怕就不會有人感激了,除非減免兩成。

長此以往,也會滋長百姓的風氣。

商鞅為何被車裂?

其實一點也不冤枉。

“財貨有限,不在民則在官,貧民則財用足。”

“民多好逸惡勞,貧民而誘其求富,則能盡民力。”

“民有力則亂, 民力盡則治。”

民苦國安。

民弱國強。

民貧國治。

這或許也是始皇帝為何頻頻徵召勞役, 不停地驅策百姓的原因。

秦朝是因為商鞅變法強盛的, 很多思想存留至今。

現在蜀中百姓, 都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商賈賺得更多, 已經開始比拼財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