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南國王範旃派遣使者前往江東,與孫權建立了友好往來的關係。

好歹攀上高枝了。

中原講究禮尚往來,孫權自然也要派遣使者,前往扶南。

使者以中郎康泰、從事朱應為代表。

隨著時代的發展,江東的航海業制霸三國。

聯軍北伐時,孫權命呂範調動海軍,侵擾青州、徐州一帶, 甚至北上冀州等地。

實力可見一斑!

倘若只是如此,江東還不足以稱霸海洋。

他們的船隊,向北抵達了遼東,對公孫家族進行了友好的訪問。

北航遼東、南通南海,都是很常見的事。

不僅如此,江東還接待了很多海外來客。

例如支謙法師!

支謙出身大月氏國,也就是貴霜王國。

其祖父法度於漢靈帝時率國人數百移居中國, 支謙隨之俱來。

受業於支讖門人支亮, 深通梵典, 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謂。

支謙翻譯的佛經,至今仍在流傳。

孫權非常仰慕他,拜其為博士,輔導孫亮課業。

還有羅馬商人秦論,從海上漂泊而來,訪問了江東。

他待了十多年,才乘船回國。

這還都是有名有姓,留下史書記載的外國人。

江東航海之發達,為天下之最。

此次康泰、朱應出使,也是乘坐海船,直抵交州。

再順海岸航行,花費月餘時間,抵達了扶南。

範旃以國禮,接待了他們。

扶南國人皆醜黑拳發,倮身跣行。

性質直, 不為寇盜, 以耕種為務。

又好凋文刻鏤, 食器多以銀為之,貢賦以金銀珠香。

種種習俗,與中原差異很大。

康泰、朱應宣揚了國威,與範旃的交流也算通暢。

雙方就貿易之事,定下了一些規矩。

康泰加上了一條,扶南國必須減少與蜀中的來往。

扶南國的市場就這麼大。

縱使建立了友好往來,江東也沒有好賺的。

始終讓他們熱忱的是,奪回定價權!

當初蜀中透過扶南國,獲得了很多地方特產,販賣到魏國。

江東割捨了一大片利益。

現在孫權知道了症狀所在,當然不會善罷甘休!

這份利益,他怎麼也要奪回來。

範旃不假思索地答應下來,因為他擔心前國主之子範長藉助外力謀權篡位,早就想斷絕與蜀中的商道了。

現在時機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