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在永珍養精蓄銳,劉禪打算在此建立補給點,以此作為討伐扶南的橋頭堡。

因此,他並不著急進軍,而是穩紮穩打。

如果扶南大軍捨棄地形,以及戰略縱深,劉禪絕對歡迎。

事實上,範旃也是這麼做的。他可以保持澹定,但他治下的各城邦不可能。

為何?

因為漢軍來襲, 這些城邦最先遭受損失。他們不可能為國犧牲,說到底也是保護自己的利益罷了。

他們堅決地督促範旃進軍,抵禦漢軍於邊境。

絕對不能越過永珍。

這是範旃與諸城主的約定,進軍也格外地積極。

劉禪還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扶南大軍便鎮壓而來。

“此戰,我軍必須竭盡全力,消耗扶南國的力量。以此為開拓邊境,以及以後的治理做長遠謀劃。”

劉禪在會議中提出。

他最害怕的是持久戰,以及叢林游擊戰。

如此漢軍將會失去最大的優勢,器械的威能發揮不出來。

劉禪不可能花費幾年時間,去鎮壓一郡之地。

“為了扶南郡的建立,諸位請盡心!”劉禪朗聲道。

“為漢室開疆拓土,萬死不辭!”眾將齊呼道。

劉禪帶著眾將,前去視察扶南營地。

在這種複雜的地勢中,騎兵很難發揮出作用,道路不是很通暢。

步兵、弩兵將成為戰場的主力!

至於象兵,劉禪麾下也有一千頭,這是烏戈郡各部,以及南蠻各部湊起來的。

但劉禪不打算讓象兵上戰場。

大象的作用在於開拓道路,以及探索運輸。

消耗在戰場上,太浪費了。

這些訓練好的大象,往往能夠充當嚮導,作用更大。

漢軍準備了足夠多的火油,根本不畏懼大象衝鋒。

象兵體型龐大,若是衝陣,很難進行防禦。

但勐獸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畏懼火焰!

勐火油可以沾染到大象的面板燃燒,非常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