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紛紛擾擾。

目前的戰局,已經穩定下來了。

漢軍一次次試探,長安的防禦都沒有露出破綻。

倒是細作派遣了不少,等待最終的行動。

只可惜,以司馬懿的謹慎,劉禪也不敢輕舉妄動。

一著不慎, 容易讓這些細作暴露,前功盡棄。

諸葛恪勸說劉備失敗,只好找到劉禪,希望劉禪能夠督促漢軍進軍,以協助江東攻打壽春。

“元遜啊,此處距離壽春十萬八千里,如何能影響到壽春戰局?”

“現在司馬懿擺明了要堅守, 我軍也嘗試了數月的進攻, 難道真要看到我軍損失慘重, 才能讓你滿意嗎?”

“你要是真有本事,就獻出破城之策,而不是試圖以我軍的性命,去做無謂的犧牲。”

劉禪的語氣,已經很緩和了。

要是諸葛恪不知好歹,他不介意給這種人深刻的教訓。

強攻幾乎就是以人命去堆,漢軍悍不畏死,也不是這樣的犧牲法。

沒有意義。

除非,有把握攻破城池,另當別論。

“殿下足智多謀,一定有辦法的,難道您不想恢復漢室榮光了嗎?”諸葛恪反問道。

“如果讓士卒去送死,就是榮光。這份榮光留給江東吧,在下消受不起。”劉禪堅定道。

“如此有違兩家盟約,當初蜀中北伐時, 可是江東率先發動戰役, 為蜀中開啟了局面, 這樣的犧牲, 殿下應該衡量衡量。”諸葛恪不甘示弱。

劉禪無語了。

這種是典型地看不慣漢軍閒著,給漢軍找點事做呢。

劉禪不打算慣著。

“元遜何苦強人所難?”

“有破城之計,我軍自當竭盡全力。沒有的話,請你尊重漢軍每一名士卒的生命。”

諸葛恪沉吟了半晌,板著臉離開了。

他知道此事不會成功,但必須施壓,這是他的職責所在。

劉禪目送走這位大神後,鬆了一口氣。

真不容易啊。

在一次軍議中,魏延提議奇襲潼關,斷絕長安的補給通道。

“繼續僵持下去,也沒有意義,不如主動出擊,讓城內的魏軍採取行動。”

“如果他們什麼都不做,潼關必下。”

魏延信誓旦旦,計劃十分冒險。

因為這是一支孤軍,很容易受到針對。

長安城內,還有一定的騎兵, 倘若他們斷絕了魏延的糧道,亦或者前後夾擊, 只有敗亡一途。

劉備沉吟良久, 都沒能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