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訓練軍隊,拜見馬超(第1/5頁)
章節報錯
天光正烈。
劉禪去往軍營,觀摩白袍軍、黑袍軍和無當飛軍的訓練。
共計兩萬五千人。
他們列陣成行,整整齊齊。
劉禪遠遠望去,在一聲聲震撼的呼喊中,洗滌複雜的心緒,神清氣爽。
對於士卒的挑選要求,劉禪基本上是按照“純粹”這個原則。
也就是說,這個人的精神面貌一定要好, 做什麼都陽光。
對未來一定要有憧憬、希望!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
這不是最終的衡量標準,但一定是最初的標準。
劉禪認為,這樣的人更容易獲得信仰,能為漢室而戰。
無論戰爭有多麼艱難,他們都會毅然前行。
劉禪曾反思過,如此會不會顯得很自私。後來轉念一想,只要給他們公平、公正的晉升空間,他們反而會心懷感激。
要麼以決然的姿態,往上攀爬,成為人上人。要麼戰死沙場,獲得一筆豐厚的撫卹金,彌補對家人的遺憾。
劉禪做到了他的承諾。
隸屬他的部隊,他竭盡全力給予最好的待遇。
他能做的,也會為每一個士卒考慮。
至於生死……戰爭、亂世,無時無刻不在死人啊。
這是當今的生存法則,不能以後世的標準去衡量。
慈不掌兵。
“殿下,無當飛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很不錯,只是在配合上,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要走。”關興彙報道。
談起這支軍隊的時候,他眉飛色舞,很顯然對無當飛軍很有信心。
有一股榮耀感。
這也是劉禪一直教導的事情, 身為將帥,一定要對士卒有足夠的瞭解,並且融入他們!
任何超脫的行為,都會讓士卒抗拒。
當然,有一種神仙除外。
霍去病行軍作戰的時候,有一個習慣,也就是喜歡帶庖廚。
軍營裡的伙食他根本吃不慣,食物必須精細一點。
為此,李廣很看不慣,認為將軍應該和士卒同甘共苦。
怎麼能自己開小灶呢?
霍去病回答了一句,士兵需要的是勝利,只要能帶他們打勝仗就好了。
打仗打不贏,天天和士兵同甘共苦,也是無能之將。
人人都想像霍去病一樣豪放,但卻連李廣這樣的程度都做不到。
做到“同甘共苦”,對於普通將軍來說,是最容易的。
只要放下架子, 和士卒同吃同住, 便能獲得感恩、感激,作戰的時候,士卒也會英勇。
關興、張苞都能做到。
在劉禪的帶領下,他們學會了一件事,尊重。
他們尊重白袍軍的每一名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