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回蜀中了。

劉禪身為太子,暫且接管了荊州,直到趙雲抵達。

一股沉甸甸的壓力,讓他幾乎無法喘息。

劉禪是大漢儲君,肩挑日月。

他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關興、張苞等都是武將,他們對於政務、外交併不是特別精通。

劉禪目前需要解決的是大冶鐵礦的問題,並且讓江東、蜀中都滿意。

關羽率荊州精銳強佔了礦場,對於所有士卒而言,都是一種榮耀。

守護漢室、寸土必爭,是軍人血性的體現。

他們以行動闡釋了忠義。

若是劉禪不顧他們的情緒,將鐵礦送出去,絕對是一種背叛。

儲君“背叛”了他們的付出。

劉禪對江東也沒什麼好感,他傾向於保留大冶鐵礦。

但依目前的局勢,絕對不能讓曹魏、江東聯合。

這成為了難以解決的死局。

劉禪也很頭疼,總不能把遠在江東的費禕給賣了。

人家出使一趟,也不容易。

糜威似乎感受到了劉禪的憂慮,亦或者覺得應該拉自己的屬下一把,因此向劉禪舉薦了一人。

擁有無雙之謀的馬謖!

“臣參見殿下。”馬謖拱手一禮。

“免禮,幼常有何妙計可以解決此時的困頓?”劉禪直言不諱道。

“殿下所憂,不過江東爾。想要掃滅江東,絕非易事,因此只能進行安撫。”馬謖一語道破。

“正是如此。”劉禪無奈道。

“殿下安撫江東,大冶鐵礦是最好的籌碼。但問題在於,江東是否滿足。”

“如果將鐵礦交給孫權, 能否讓他死心塌地地跟著漢室,不在我軍北伐的時候偷襲背後?”

“臣下以為, 希望非常渺茫。在孫權眼裡, 大冶鐵礦是他的。用他的東西來進行交換, 他怎麼可能心悅誠服。”

馬謖一語道破,真知灼見令劉禪佩服。

這傢伙, 還真有兩下子,目光獨到。

“幼常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劉禪追問道。

“必須讓孫權看到漢室的誠意,以及重新獲得大冶鐵礦的不容易。”馬謖沉聲道。

這就涉及人心的領域了。

“臣以為, 必須在大冶鐵礦地區,與孫權戰一場,將他的爪牙打碎,再進行和談。”

“孫權欺軟怕硬,並非英雄。他久攻不下合肥, 因此聽信呂蒙之言, 攻打荊州。我軍唯有徹底斷了孫權的念想, 才能讓他安穩下來。”

“要讓孫權知道, 攻打荊州他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遠比攻打合肥要慘烈。”

《控衛在此》

馬謖字字鏗鏘, 句句在理。

劉禪不自禁地佩服!

他的思路也逐漸清晰,唯一矛盾在於, 漢室打了勝仗,卻將鐵礦讓出去, 如何跟士卒交代?

深思熟慮一番後, 還會發現重要一點, 如何控制戰爭的規模, 不被曹魏所利用。

各種各樣的因素,都要考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