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即將開啟的商貿(第2/4頁)
章節報錯
“怎麼,老魏王死了,新魏王不知天高地厚?”
“要戰就戰,就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吾等也在所不惜!”
張苞義憤填膺,不畏生死,磅礴的氣勢直鎮使團。
“興國,你脾氣這麼大怎麼行?兩位使者是帶著善意來的,更何況江東還是咱們的盟友。”
“這樣吧,咱們各退一步,如何?”
劉禪循循善誘,坐等辛毗、步騭往坑裡跳。
“如何各退一步?”辛毗追問道,目光中閃爍著警惕之色。
“俘虜,還是一人一金,這個一步不能退。”
“但可以在邊境展開互市,將這筆錢掙回來。”
劉禪擺出一副為曹魏、江東考慮的模樣,眼神熱切。
咯噔!
步騭倏地產生了不妙的預感,互市是一定要展開的,有益於恢復江東官府的財政。
但唯有一點,他們無比地警惕,也就是直百通寶。
官府將帶頭堅決抵制!
大錢一出,誰與爭鋒?
當然,曹魏和江東也可以鑄造大錢,以平和爭端。
孫劉曹三家掙得盆滿缽滿,世家大族就要倒黴了。
孫權曾起過鑄造大錢的想法,被陸遜勸了回去。
現在曹魏、江東都是世家子弟掌權,只要他們不想割肉,曹丕、孫權肯定要給他們面子。
而且辛毗知道,魏王曹丕正在謀劃一件大事,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援。
這意味著什麼?
曹丕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鑄造大錢去坑害世家,曹魏會吃虧的。
江東也是同理,孫氏治理江東數十年,已經和世家大族繫結得太深了,處處受制。
劉備反而“孑然一身”,沒有太多的顧忌。
更何況,曹魏也不需要鑄造大錢這樣的手段。
因為早在十幾年前,曹操便出臺了“租調製”。
簡單地說,就是地主、豪強必須以田畝數繳納田租,而不是按照人頭徵收“算賦”“口賦”,無地、少地的百姓減輕了負擔。
這已經是割世家大族的肉了,再來大錢誰遭得住。
何為“調”?
這起源於東漢後期,朝廷、官府額外徵調物品,簡稱“臨時的勒索”。
劉禪提到“互市”,就是向曹魏、江東揮起鐮刀。
辛毗、步騭根本不想答應,這哪裡是讓利,分明是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