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江陵血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襄陽城池堅固,守軍抵擋住了江東軍的進攻。
廖立出身武陵,被諸葛亮評為“楚之良才”,推崇備至。
他積極號召城內的百姓協助守城,以至於孫權久攻不下。
章陵郡大都淪陷,唯獨襄陽又臭又硬。
孫權望城興嘆,沉聲道:“荊州各郡,皆入吾囊。唯有公安、江陵、襄陽、樊城等城池頑抗,繼續拖延下去,恐生變故。”
陸遜統御三萬精銳,一舉掃蕩了荊南,兵鋒直指公安。
呂蒙統御五萬精銳,圍困關羽、糜威、馬謖等荊州主要官員於江陵。
孫權負責攻打襄樊地區,原本以為萬無一失,結果還是遭到了堅決的抵抗。
“主公,不如施以厚禮,招降襄陽守軍。”諸葛瑾拱手一禮,神態俊逸。
“不錯。”
“只要拿下襄樊地區,縱使劉備軍勝了曹操,也無法及時增援江陵。”
“等到他們緩過這口氣,我軍已經全據荊州各郡。”
諸葛恪非常贊同父親的計策,有些事不能憑藉蠻力辦到,要多動腦子。
“廖立是荊州名士,脾氣又臭又硬。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恐怕不容易說服。”
孫權考慮周全,覺得這件事不會這麼簡單。
劉備任荊州牧時,徵召廖立為州從事。
不久後,劉備提拔廖立為長沙太守,那時候他還不到三十歲。
呂蒙攻打荊南時,廖立麾下兵力不足,棄長沙郡而走。
劉備不僅沒有責備他,反而改任他為巴郡太守。
如此厚恩,廖立怎麼可能變節。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諸葛瑾堅持道,“臣下願為使者,替主公走一遭。”
孫權意動,不過拒絕了諸葛瑾親自前去的提議,只是派遣一名親信前去。
廖立破口大罵,割了江東使者的耳鼻,以此羞辱孫權。
孫權怒不可遏,率軍猛攻,卻灰頭土臉地返回。
戰局,完全陷入了僵持之中。
真正開啟局面的,竟是攻打江陵的呂蒙。
江陵的守軍與關羽的虎銳匯合後,約莫有一萬五千人。
這是荊州防守實力最強的城池了。
除了糜威的經營,還有武聖關羽鎮守。
江陵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