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父王意志,吾等白袍為先鋒,攻打許都!”

劉禪當著全軍的面,宣告著劉備的決定。

威嚴的氣勢,貫徹雲霄。

“赴湯蹈刃,萬死不辭!”

排山倒海的吶喊,從軍陣中爆發。

白袍軍毅然決然地出發,兵鋒直指許都。

漢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於許都,延續了漢祚。

至此二十餘年,大漢的國都穩定地屹立在此。

曹操曾放出豪言壯語,天下若沒有他,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然而,漢室衰微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改善。

董卓之亂,危害天下黎民,削弱了漢室的權威。

曹操當政後,漢室的勢力愈發蜷縮。

在一次次血腥的鬥爭中,漢臣前仆後繼地倒下。

董承、伏完之流慷慨赴死,敗在曹操的屠刀之下。

無數的漢魂在此抽泣,為大漢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許都承載了建安年間的風風雨雨,是天下紛爭的縮影。

它終於在劉禪面前,顯露出巍峨的輪廓。

“這就是許昌,大漢的國都。”

劉禪第一次近距離地打量這座底蘊深厚的城市,心潮澎湃。

“哈哈哈!”

“吾等的夢想,將在此實現。”

“吾等的大志,將在此啟航!”

劉禪暢快地大笑著,什麼鹹魚、躺平,都與他無關。

在絕對的權勢面前,劉禪必然砥礪前行,去爭取屬於自己的一切。

如此大爭之勢,怎能辜負上蒼賦予他的機會!

劉禪體內有一股熱血在燃燒,豪邁的意志洋溢而出。

“吾願為先驅,為公子攻克此城!”

張苞志氣高昂。

漢室將興,他怎能錯過。

跟著公子,封侯拜相不在話下,縱使是封狼居胥、燕然勒石,亦可追逐!

男子漢大丈夫,當投軍報國,為國馬革裹屍,死而無憾。

劉禪正思忖間,一騎絕塵而來,猶如踏著雷霆。

“報!”

“曹軍少數精銳正護送魏王出城,似要往北方逃竄。”

探子聲嘶力竭地彙報,令劉禪心神震顫。

“只有魏王曹操嗎?”他熱切地追問道。

“回公子,天子的帝輦似乎也在軍陣之中。”

“敵勢強盛,有騎兵縱橫巡視,吾等不敢靠近。”

探子的回答,讓所有人的心忽然懸起。

若是魏王曹操和天子劉協北上了,他們攻打許昌的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