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劉備的決定(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就需要相等的兵力,甚至要超過曹軍!
如何才能聚集這麼多的兵力?
法正目光如炬,停留在荊州地圖上。
“王上,何不派遣一名使者前往江東,與孫權議和?”
“議和?”劉備露出沉吟之色,眉宇緊蹙。
“不錯!”
“若是能夠與江東達成協議,關將軍的荊州兵馬即可解放出來。”
“屆時,無論王上選擇北伐還是增援荊州,都會遊刃有餘。”
“孫權倘若幡然醒悟,繼續攻打合肥。我軍更是多了一處北伐的助益。”
法正思緒翻湧,瞬間掌控了問題的關鍵。
劉備心神一顫,覺得此計可行。
只是對使者的要求非常高!
自湘水之盟後,孫劉兩家的關係飛流直下。
如何勸說孫權,成為了計劃成敗的關鍵。
於是,劉備想到了費禕。
費禕少時喪父,跟隨族父費伯仁生活。
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劉璋之母。
劉備曾見識過費禕的巧辯,辭鋒不絕。
軍師諸葛亮甚為推崇費禕。
費禕臨危受命,出使江東。
真正讓劉備放棄北伐念頭的,還是張飛的來信。
“大哥!”
“二哥與侄兒都在荊州奮戰,俺們什麼時候增援?”
劉備心神一恍!
這熟悉的稱呼,將他拉回現實中來。
是啊。
劉備稱王以來,自稱“孤”“寡人”,旁人也以“王上”“大王”尊稱。
他甚至忘記了自己是張飛、關羽的大哥,以及阿斗的父親!
自己的兒子在荊州奮戰!
自己的兄弟在荊州奮戰!
有何理由,不增援荊州?
北伐固然美味無窮,但不是一啃就下的肥肉。
穰城的危機,卻近在眼前。
劉備幡然醒悟,將張飛從武都召集回來,準備增援荊州。
確定了方向以後,法正的智謀開始發揮作用。
“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