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旁邊的王小天,再看看那些透明玻璃盒子裡面的金螞蚱,老院長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二十一年前的那個冬日,在永安村短暫停留的老院長抱回了劫難後的王小天。

三年後,他把王小天交給了自己的老戰友王老伯。

之後,王小天就在王老伯和老院長的關注下一天天長大,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愈加深厚。

王老伯離世後,老院長就成了王小天最親的長輩。

作為長輩,當然都希望自己在意的晚輩有出息,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有了這門手藝的王小天,餓是肯定餓不著的。

雖說知道這幾隻金螞蚱比較珍貴,但這是小輩送給長輩的,多珍貴都不為過。

老院長收的那叫一個心安理得。

至於王小天是如何獲得這些稀有黃金的,他才懶得管,量他王小天也整不出什麼么蛾子。

早飯後沒過多久,便開始陸陸續續的有人到來。

這福利院第一屆兒童節文藝匯演,不僅福利院師生們十分重視,豐癸亥鎮各界也都十分關注。

福利事業往大了講關乎民生福祉,往小了講體現個人情操,於公於私都有益處,類似這種皆大歡喜的事情向來都是很受歡迎的。

從老院長那裡王小天瞭解到此次參加文藝匯演的除了福利院師生外,還有豐癸亥鎮實驗小學、豐癸亥鎮中心幼兒園和未來星藝術培訓學校。

受邀前來的嘉賓也都是豐癸亥鎮政商兩界的顯赫人物。

如果不是受限於福利院場地,來的人可能還會更多。

老院長遊刃有餘的穿梭於一眾賓客之中,王小天則早早的帶著丫丫躲到了旁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王小天不喜歡這種場合,看似極為融洽的寒暄和攀談,有多少是發自真心,又有多少是虛情假意。

如果讓王小天在迎來送往和枯燥的編織草螞蚱兩者之間選一個的話,他絕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其實這也是很多醉心於技藝之人的通病。

他們經常會被人說成是不諳世事、不通人情世故。

可正是他們的不諳世事、不通人情世故間接成就了他們令人豔羨不已的成就。

有失才會有得,世事在無常之中亦不失公平。

“咦?他怎麼也來了?”正在胡思亂想的王小天突然在來賓的人群裡捕捉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在豐癸亥鎮王小天認識的人倒是不少,但是有資格受邀前來的估計就沒有幾個了。

不是一個層級或一個圈子裡的人,湊到一起反而令人尷尬,更會顯得活動組織者水準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