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結束之後就去處理政務,之後要麼去城外,要麼去看看魏忠賢那邊有沒有審出來什麼有用的東西。

洋人被一批一批的抓回來。

然後被一批一批的審訊。

朱由檢沒有打算養這些洋人去做事,而是讓他們去見了他們的主,早日的解脫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仁慈。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朱由檢知道,大明有很多的百姓沒有糧食吃,所以它想著用這些人中更多的能夠吃到飯,如此情況下,他自然是要讓自己的百姓們有份工作。

這的確是一個很正常的想法。

此刻的朱由檢覺得自己這樣的想法是對的。

“現在抓的都是西洋的人,應該也讓錦衣衛們抓一些倭人了。”

朱由檢並不弒殺,但是卻也並不是說他是一個仁慈的人。

他只不過是不濫殺而已。

今日,朱由檢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到城外的庫房記憶體鹽。

上一次存下的一千萬斤的鹽已經全部的運送了出去,已經接近於空了,所以朱由檢是要去補的,目的就是讓各地的百姓都能夠吃到鹽。

而且京城這邊因為被朱由檢收拾了以此之後,也沒有人再敢去屯鹽了,但是鹽商們的動作可不止這些,他們手中有的是錢,於是京城的鹽,各地的鹽都在被瘋狂的收購中。

甚至因為這些鹽便宜,他們高價從有鹽的人手裡買鹽。

一些人因為有利可圖,覺得這個來錢更快,於是他們也就慢慢的形成了一批人專門做的就是在驛站買鹽然後到鹽商那裡賣鹽。

這件事自然是傳遞到了朱由檢這裡。

朱由檢這一次就是要進行大額的傾銷的。

鹽這種東西,不可能會成為稀缺貨的。

所以朱由檢不擔心他們會有足夠的錢去屯這些鹽,如果他們有錢,那麼就全部的拿來購買鹽吧,然後自己再兌換更多的鹽出來,到時候他們手裡的鹽也就不值錢了。

大明的驛站自從有朱由檢的大力支援之後,是有了越來越多的權力,他們因為有人監督的原因所以沒有放開,不然的話,他麼那恐怕要變成一個讓人感覺恐怖的巨獸,能夠把很多人的財富給吞的一乾二淨。

這一次,當朱由檢來到了京城大倉準備儲鹽的時候,驛站的驛站這邊已經是準備好了一百萬兩的白銀。

其中一小部分是新錢,一大部分是舊錢。

朱由檢定價是不管路途多遠,所有的碘鹽都是定的五文錢一斤,至於運輸費之類的,朱由檢都用鹽來做補償了。

所以這一百萬兩的白銀,算上損耗,運費等等,足足的能夠在朱由檢這裡運走三千萬斤的碘鹽。

三千萬斤的碘鹽,朱由檢需要花費的六千萬的易物值。

算下來大概是需要如此算下來得一千二百萬枚舊錢的典當。

如此,朱由檢可以說是大賺。

當然就算是大賺,朱由檢也不會多說什麼的,他只是默默的為大明的百姓付出而已。

朱由檢讓人把錢送到了內府庫,而留下的則是兩千萬斤的碘鹽。

上一次的一千萬斤碘鹽朱由檢是沒有收錢的,而這一次,這些碘鹽販運出去,只要不漲鹽價的售賣,賺到多少就是各級驛站去分潤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