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年齡大也可以重用(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明的百姓,誰還會當一回事。
但是皇帝發問他自然是不敢不回答,於是一名六十歲的老縣官對著朱由檢說道:“啟稟陛下,一切都好,百姓們都念您的好,人人都知道我大明的皇帝是陛下您,對您都是感恩戴德的,是民心所向,臣等不敢居功。”
對方倒是會說。
“哦是嗎,朕到達鳳陽的時候,鳳陽的官員都是這麼說的,可是百姓們卻不是這麼說的,最後你們知道那些官員們都到哪裡了嗎?”
朱由檢的話裡似乎帶著刀鋒。
鋒利無比。
讓周圍的人聽到之後都感覺到了莫大的壓力。
周圍的大臣們聽到了朱由檢的話之後,也不以為然。
在鳳陽那是因為鳳陽是龍興之地,所以會有很大的關注度,而且最主要的是,鳳陽的地方官員是真的找死,居然拿假的冒充,這不是給皇帝抓把柄嗎。
所以出現那樣的情況也是應當的。
但是眼前的這些官員們,完全的不用擔心。
一個縣,想要調查不是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解決的。
果然,這些臣子們似乎早就明白一樣,他們在這個時候快速的進行思考了一下之後,便對著朱由檢說道:“陛下,臣等所說句句屬實,我們這裡是完全的沒有任何問題,村民的治理來說一直的達到了滿意,這每年的考核上已經是說明了事實。而且老臣已經在這裡當了三年的縣官,對這裡的民風教化上也是有一定的經驗,陛下但有所問,老臣知無不言。”
對方雖然年齡大,但是為官的時間也長這就是讓這位老臣所說的話能夠有一定的公信力。
朱由檢點頭,年紀都這麼大了,如果還是一個貪官汙吏,或者是一個草芥人命的主,那麼自己到來就不是這樣的一個和諧的感覺,而是一個讓人感覺到非常氣憤的情況。
朱由檢對著田爾耕點了一下頭,然後田爾耕上前對著朱由檢彙報道:“啟稟皇上,臣讓本地駐守的錦衣衛進行了彙報,趙大人是一個風評還不錯的官員,因為不趨炎附勢,所以才導致了他一直是在全國各地為縣官。”
平調。
一直的在平調,到期了就走,下一期到了之後再調,總之就是不會讓你上升。
朱由檢轉頭看了一眼吏部尚書。
吏部尚書趕緊的上前說道:“陛下,官員的升調是由官員自己的考評來決定的,趙大人的官職升調在上一任吏部尚書時就被人控制,而這個人就是魏忠賢,只因趙大人不願意趨炎附勢,給魏忠賢修建生祠,進貢禮物。而到了臣當吏部尚書時,因為趙大人的年齡增加,已經是到了暮年,應當清閒為主,所以並未給予升官。”
為官者,最多的就是能夠隨機應變。
這些官員們在這個時候因為一件事遇到了一起,那麼他們就要提前的進行研究。
比如吏部尚書,他就要達到下一個地方了,肯定會對這個地方的官員進行一個瞭解,這樣當自己瞭解之後,就能夠在這個時候面對皇帝的時候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所以吏部尚書說的話,讓朱由檢很是滿意。
“諸位,你們也要和吏部尚書一樣多做功課,自己份內的時候要做好,只有這樣我們的大明才不會出現處理事情不明的情況。”
“臣等謹記陛下的教誨。”
“既然人人都誇你,但是朕不會嫌棄你年齡大,朕也看你不是個不明事理的人,所以等著升調你吧。”
“老臣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