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賺不賠的買賣啊。”

這個東西太直接了。

崇禎爺爺的好政策,大家都是體會到了。

鹽賣的這麼便宜。

那麼肯定的是會成為全民能夠使用的一種商品,那麼可想而知,這生意是完全的能夠一直傳下去的。

最主要的是,一個縣一個專賣點,然後自己可以在縣內下設村鎮專賣點,這些點就算是一家囤個幾百斤的貨,也將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量,那麼這項收入將會非常的客觀。

大家算不到一個詳細的,但是卻也能夠算到一個很多的讓人欣喜的數字。

“二哥,那你說崇禎爺爺願意讓驛丞大人去買專賣店?”

“你小子想啥呢?驛丞大人肯定是會讓他家的子侄們去弄的,他肯定是不會的。”

“原來是這樣。”

大家馬上就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

畢竟有些時候是要避嫌的。

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那種詭異的情況了。

以前,最為讓人看不好的不入流的驛丞,現在的權柄是越來越大。

當然他這個不是當官的所擁有的權力,而是在金錢方面的。

因為驛站是和皇帝這邊進行直接下屬的,所以他們是和官員屬於兩個系統。

地方上的縣官想要讓自己的治下更加的平靜,而且還能夠有一點的政績,那麼和驛丞的關係就要好。只要驛丞點頭,那麼一些政策性的東西,以及一些其他的開放性的東西都可以在這個縣內進行,那樣就可以成為縣內的一些政績了。

畢竟驛站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

在大明每一個縣有一個驛站,有的地方在鄉鎮上就有,因為職能不同,所以驛站的數量是比縣城要多的。

如此的話,縣城能有驛站就是有一個能夠做事的好部門,最少解決村民的收入問題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式。

李二等人內心中也是有想法的,但是他們的力量有限,就算是驛站所有驛卒的錢湊起來也沒有幾兩銀子,這還是最近他們的俸銀增加了,不然的話,就他們的那點錢,都不夠開銷的。

在李二他們休息的時候說這件事的時候,朱由檢卻沒有時間說這個事情。

因為現在的他終於是等到了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的回報。

他回來的時候,同時也帶來了三十多位鹽商。

鹽商們犯得罪太多了,朱由檢是打算要進行公審的。

當然前提是要把所有的罪證都羅列好,到時候一一的進行說明,接著當著全國人民的面進行斬首而已。

至於鹽商的家人親戚們,他們在鹽丁,窮苦百姓的身上壓榨,也沒有一個是無辜的,不過一些孩童還是要進行放過的。

這是一種訊號,如果趕盡殺絕,那就顯得這個皇帝太過於殘暴了。

在朱由檢有了這樣的一個處罰的決措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覺得皇帝的仁慈,而不會覺得皇帝的殘暴。

同時,這些鹽商們所弄到的錢也被錦衣衛給送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