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明從此吃的是低價精鹽(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食鹽是全國統一價,只有少部分偏遠地區會貴一點,主要是因為運輸所以才加價。
分銷商賺的錢不多,但是卻肯定是能夠賺錢的,那麼就必須要一直的經營才可以。
而且,你想經營賺到更多的話,那麼必須要做的就是擴大自己的經銷範圍,這樣拿價會低,利潤也就會非常的高。
想要擴大經營範圍,必要的就是你的銷量,你的銷量能夠達到一定的檔,那麼就會自動的提升你的經營範圍,然後還有可能取代地方鹽站,這樣你就是這個地方的鹽站,會拿到最低價,從此以後,你的利潤將會非常的恐怖。
畢竟,吃鹽是很多人,或者是全國人民都會做的事情。
所以,這門生意雖然利薄,但是絕對的是能夠獲得一本萬利的。
精明的人早早的就開始準備,甚至是有錢的人快速的拿下了附近十幾個縣的專賣點。
思路客
加盟費也不是很貴,只需要出一百兩銀子就可以了。
這比以前那些鹽商們手中的鹽引可是要便宜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最主要的是,有驛站進行運輸,自己只需要到時候間等著人送貨上門,自己只需要全款買下,那麼就可以銷售了。
在獲得專賣點的時候,鹽站這邊會簽訂一個契約,那就是鹽站所定的市價如果有人膽敢降低或者是增加,那將會受到收回專賣點和懲罰十倍加盟費的處罰。
這些都是朱由檢想到了某一種專賣後得到的點子。
於是在這個時候,他就在全國推廣起來了。
大明的治下是有一千四百二十四個縣。
這還是在兩京十三省的治所是都沒有設定縣的。
朱由檢坐在了乾清宮,然後大致的算了一下,這些縣的專賣點全部的賣出去,最少是可以有十四萬兩千兩白銀。
每一個代銷點每個月的鋪鹽量是五千斤到五萬斤不等。
一斤鹽是五點三文錢的購入,賣出定的全國統一價是六文錢,部分地區是七文錢。
如此算起來,以最少五千斤算。
一個縣的買入鹽錢二十六兩五錢銀子。
這肯定是不止的,只是一個大概的計算。
這些錢中減去運輸,全國大致均算了一下,大概需要十五兩銀子。畢竟是五千斤,的量,這個運輸損耗比較巨大。成本大概是六兩七錢(包含薪資,裝置等)稅收九錢,損耗二兩後,大致到了朱由檢賺到的也就只有一兩九錢銀子。
這可是足足的五千斤鹽。
這麼多的鹽,朱由檢最後居然還有一兩九錢的賺,這已經是說明了這鹽場出來的鹽,自己也是必須要進行坐鎮的。
這可是比戶部的稅還要賺的多啊。
五千斤,戶部收九錢的稅。
一千二百二十四個縣,單單走最低量,就是一千一百多的白銀,算上一年雖然只有一萬三錢二百多的白銀。
但是,這只是最低的數量。
畢竟鹽價這麼的低廉。
如果真的走動的話,那麼數量就會非常的恐怖了。
要知道,朱由檢只是供應了全國部分地區兩個月的碘鹽,就放出去了五千萬斤的碘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