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我們都忠心皇帝陛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聖上所謂雖然是有根有據,但是我等讀書人,寒窗苦讀十餘載,目的就是一朝賣入帝王家。聖上這樣的做,是寒了我等讀書人的心啊。”
老者繼續的說道。
這一次,其他的人都點頭,另外一位大儒說道:“宰輔也是讀聖人言,明事理的人,您現在貴為宰輔,應當匡扶國家,正我等儒家學子的名才可。”
“是啊,宰輔為國家事無可厚非,我等讀書人也為國家事,所以我們當同氣連枝才可以。”
施鳳來聽到這幾人這麼說,心中不屑。
自己沒有當宰輔的時候,就沒有見你們來找我,現在我當了宰輔了,我就成了你們的人了,以前怎麼就不見來幫扶下我呢?
不過想也只是想一下,面子上還是要說的清楚的。
於是他也喝了一口茶,緩緩道:“諸位夫子所言甚是,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一點,我們讀書的時候,可是沒有學習那些蠅營狗苟,這些人怎麼能夠算是我們的通道呢?當該是我們之中的敗類,正該用懲罰來警醒其他的通道,我輩讀書人,一身正氣。”
一身正氣。
及浩然正氣。
讀書人一生所養也。
這可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的浩然正氣。
只要你有這個,那麼你就距離聖人不遠了。
這也是,儒家讀書人們都苦思冥想的想要得到的東西。
但是因為太難了,所以一些人的正氣也就慢慢的消散了。
最後變成了貪官汙吏。
幾位大儒一聽到施鳳來這麼說,頓時就不知道該如何的接話了。
畢竟身為大儒,距離養浩然正氣已經是不遠了,如果自己等人去辯駁,那麼這輩子都別想了。
所以他們選擇了三緘其口。
這位曾經的會試會元,殿試榜眼,文采自然是沒有的說。
所以大家覺得自己說不到對方的心裡去,肯定是不會和他們繼續說這件事的,雖然大家身為大儒,和這位首輔的高官相比,還是有很多的差距的。
這是來與一種真正的社會地位。
畢竟他們這些人也曾經想要考官的,但是卻沒有進入官場,如此才會一直的做學問,做到現在成了大儒,在讀書人眼裡是泰斗,是一個個的精神偶像,但是現在,施鳳來的文名不差,官位又高,他們這些窮儒拿什麼比??
所以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然後大家加入到了一個大家庭中,那麼在這個時候,想要去表達一些的東西,就能夠達到了。
但是施鳳來的話,讓諸位大儒們只能是閉嘴了。
這個話是真的不好說。
如果強詞狡辯說是汙衊。
但是又柑橘理論性不強,因為這是石錘的事件很多的人都看到了,很多的錢財查抄出來,甚至是還有勾結建奴的。
如此情況下,你還要跳出來翻案,那不是真的沒事找事嗎?
“宰輔,那些人的確是做出了有辱聖人門風的事情,但是這些是個例其他的人可都是國之棟樑,是我儒門所培養出來的,既然我們都是儒門的人,和聖上應當是公治大明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