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傳遞肯定是要一站一站的傳遞,這樣,換人換馬,速度才能夠更快,所以,肯定是要打通一條一條的線路的。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

這些相互合作的驛站出現,相互的補借,想要進行通路也就方便了很多。

快馬傳遞的是情報資訊。

大車能夠通行的是物資。

有了驛站幫忙運送,安全不說,而且收費也合理。

這自然是讓一些商人們看到了便捷。

再加上,驛站這些地方是能夠進行新舊錢兌換的,雖然皇帝還沒有下旨,但是一些驛站直接已經是開通了,你這邊存錢,另外的那一邊能夠取錢的業務。

這些都是無師自通。

以前是沒有機會,是沒有錢。

但是現在不同了,有了錢,有人提議,覺得可行,只要不會出錯,有人自然是願意進行嘗試的。

這些是大明驛站的現狀,對於國家來說也是非常的好的。

這樣國家減少了負擔,但是軍事傳遞的功能沒有消失。

而且還能夠給國家創收,這對於各地的驛站們來說是非常願意做的事情。

此刻如果站在一個非常高的角度。

那麼就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情況。

一條一條的線進行相互的連線。

最繁忙的地方就是靠近京城的地方,然後京城的短途運輸的速度非常的快,來來回回一直的有,然後運送到下一站之後,分成了若干分流,朝著不同的地方而去,返回的時候在拉上要到京城的貨物。

這樣可以看到是每一個節點都是這樣的。

為了便於運輸,在一些地方已經是開始修建一些中轉站。

在整個大明,每一個地方會形成這樣的一個聚集的地方。

這麼大的一條物流線運轉起來,那麼肯定會需要很多人的幫工。

這樣,也就能夠為很多的人提供吃飯的可能。

而且朱由檢打算在年中乾旱的時候進行的撥糧賑災也就會在這條線上進行。

有自己信得過的人每一個點進行坐鎮,那麼基本上能夠避免很多的地方發生災亂。

此刻的朱由檢已經是快要到了城外工坊。

在剛才的時候他看了這些錦衣衛對各地的資訊反饋,已經明白自己的驛站改革似乎已經正在向自己希望的方面進行著。

不過他還是對於那些修路隊,感覺到有點不滿意。

修路隊,自然是要專人負責,這樣才能夠修出統一的標準,否則的話,一些地方路況好,不耽誤時間,一些地方路況差,那可就非常的浪費時間了。

“皇爺,到了。”

“臣(草民)等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

朱由檢從御輦中走出,早已經等候的工坊負責人以及錦衣衛們早早的就跪倒在地行禮。

“都起來吧。”

“謝陛下。”

朱由檢聽著這些人的高呼,然後看著較低下的水泥路。

自從高爐開始建設之後,水泥的製作方法也交給了他們,這些工匠們已經是把水泥鋪在了路面上,能工巧匠很多,地面非常的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