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崇禎元年三月十萬。

戊辰科殿試。

作為主考的朱由檢自然是對這些貢生們的考法非常的獨特。

他沒有注意考察貢生們的經書的情況,而是選擇考策,目的自然是大家對國家大事的看法。

在朱由檢看來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足夠多的有才能的人。

也正是如此,朱由檢才能夠重用。

否則的話,你沒有治策的能力,那麼要你這樣的官還有什麼用?

所以在這一天的殿試中,朱由檢出的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題,想要看看大家對國家大事是怎麼看得。

隨著殿試開始。

三百五十名貢生們都開始認真的答題起來。

在人群中,朱由檢看到了那些對自己完全忠心的人。

這些人都是受了自己小小五兩白銀的賞賜就對皇帝忠心不二。

這主要是來的及時,給他們解了燃眉之急。

如果說,不是因為不能夠暴露科舉舞弊的事情,恐怕這些人對朱由檢的忠心更高,更多。

但是現在,有這麼多人,對於朱由檢來說已經是非常的滿意了。

而且在這個時候,朱由檢也終於看到了宋應升和宋應星兩兄弟。

在這次殿試結束之後。

宋應升肯定是要下放為官的,至於宋應星則是會被調到豹房這裡,進行對世界科技等學科進行整理和編撰,這也算是他的一份工作。

殿試的卷子答完。

貢生們回去等待。

而朱由檢則是開始閱卷。

原本的這些卷子先要等著大學士們先閱,挑選出來一些卷子選的妙的然後才上呈皇帝。

可惜朱由檢卻非常的看中這一點,於是就自己看試卷。

當然,朱由檢不可能說把他們的試卷都詳細的看一遍。

一些,如果不是寫相關考題的就直接的給放在最好。

那些能夠真正用字治世經典上的,留在中間。

如果真正談論國家大事,但是如果只是侃侃而談的留在中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