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皇帝要看落卷(第2/2頁)
章節報錯
連夜送到了皇宮內。
朱由檢看著這麼多的視覺,他並沒有去看這些人寫的什麼,因為他們的試卷內容都是和儒家經典有關,你就算是看,卻不都是一樣的,真正的奏對還是要等到殿試的時候才知道。
“你們都小心些,給朕找出紙上之人的名字。”
朱由檢要找的就是看看這些人中有沒有落榜的,畢竟他們對自己可是完全的忠心。
當然還多了兩個人,其中兩人就是宋應升宋應星兩兄弟。
“奴婢等領旨。”
司禮監的這些秉筆太監們一個個的拿出試卷尋找名字。
三千多份試卷,開始快速的檢查起來。
在朱由檢這邊拿走了試卷之後。
閱卷的各房同考官們都是有了擔憂,在他們感覺,皇帝這是要查一查他們有沒有努力工作了。
好在,他們手裡還有幾份備選卷,這些人也答的好,到時候只能擇優中錄取了。
很快,司禮監的這些太監們用了半個時辰,把三千份試卷檢查了兩遍,找出來了二十二人在紙上的名字。
因為朱由檢把他們的名字和籍貫都帶著,所以選的也就容易。
朱由檢看著名單,然後發現上面沒有宋應升和宋應星的名字。
也就是說,他們還在後面。
“老王,把試卷都封起來。”
“是皇爺。”
這些都是戊辰科的舉人們答的試卷,這些人十多年或者二十多年的功夫寫出來的東西,已經是藝術品了,留著有大用,最少也可以用來典當。
接下來的兩天考官們這邊快速的閱卷,基本上已經是閱卷結束。
皇帝也沒有來問,也沒有打回來試卷,這讓大家都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當試卷都閱完,然後就開始來進行檢視具體的東西。
因為這個時候,主考官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了。
他們只有等各房陸續送來幾個擬錄取的考生試卷,主考官才可以開始他的覆閱工作。
覆閱,就是檢視一二三場的試卷綜合評分。
接下來,主考官除了審閱各房同考官們送來的初場試卷外,還會調取並參閱陸續送到的該考生的二、三場試卷。
檢視以二、三場考卷,一是要考察擬錄取的考生在史學、公文、見識議論方面的才華。
二是要審閱二、三場卷的公文及論、策是否違制。
三是要審查二、三場有無違礙之處。
如此三份試卷都無問題,才可錄取或者影響錄取名次。
崇禎元年二月二十三,各房送來了擬錄取的所有試卷,主考官看完,將會定下名次。
但是皇帝這麼的上心,主考官就多了一個心眼,打算先讓皇帝過目。
朱由檢的確是關心這個,不過他發現這落第的舉子裡面沒有宋應升和宋應星兩兄弟。
西紅柿
如此,他自以為是情況特殊,他二人今年能夠入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