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的。

“這些人,誠意太差。”

林山心中一嘆,諸侯們非常有信心,自己的加入,不過是錦上添花,可董卓那邊卻感覺到了危機,所以……才對自己如此看重。

可他與董卓聯手能贏麼?

第一次交流不歡而散,林山沒有標明自己的態度,很快,李儒便再次前來,兩人密談了一番,也不知道是怎麼的,竟然被各路諸侯得知,很快,眾人便找上門來。

這回,終於有了某些實際承諾,比如說,如果真的成功了,林山將可以永鎮永昌,比如說,將來,在洛陽會掌控什麼樣的權勢……

但這些仍舊是空頭支票。

到時候,一切還是按照實力決定的。

而且,這些人面和心不和,出工不出力,最終,雖然擊退了董卓,但卻也算是以失敗而告終……

想要畢其功於一役?不可能。

相比來看,李儒反而更實在一些,這貨竟然拿整個益州來誘惑林山。

益州九郡,在李儒的透漏下,永昌郡,益州郡和漢中郡竟然都是董卓暗中的勢力!

歷史上,劉備佔據了益州,憑藉九郡之力,便與佔據了中原的曹操和佔據了江東的孫權分庭抗禮,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只有一個原因,這裡地勢極好,幾乎只有一條路初入,若是封鎖了益州,便完全可以當這裡成後花園。

第二次談判仍舊無疾而終,林山我行我素,依舊在和李儒交流,暗中也沒少和其他諸侯使者談判,直到第三次正式談判之後,大家才勉強達成一致。

過後的幾天,林山顯得有些茫然,他時不時的去眺望洱海,看著子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捕魚曬網,維持生計,他的心境,漸漸平和了下來。

“主公想好了麼?”

這一日,水鏡先生找了過來:

“到底要如何抉擇?”

“先生以為如何?”

水鏡先生眺望遠方:“主公應該已經有所決斷了吧。”

林山嘆了口氣:“還是瞞不過先生,這幾日,我一直在想,很多人表面上尊重我,但實際上,卻從骨子裡,看不起我。”

司馬徽幽幽一嘆,沒有說話。

“按理說,我當時成為大將軍,便應該有很多人前來投效,可為什麼?無人問津?”

林山自問自答:“是我不夠強?是我名聲不夠大?還是我……做的事情,不夠震撼?”

他搖了搖頭:“都不是,最後一次和李儒談判的時候,他一句話點醒了我,寒門出身,想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同,難比登天。”

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有系統的存在,他一開始,順風順水,並沒有感受到那種無處不在的排斥。

林山已經是天下諸侯,更是官至極品,如果換做其他人。

比如說曹操,比如說劉備,比如說孫堅,這時候,恐怕早已經門庭若市,一呼百應,甚至連袁紹都要視為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