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他這是以進為退,表明立場,若非此子謀略高足,背後定有高人指點。”

“哦?”

“您看吧……”

何進剛要大笑,卻見一旁的老太監張讓桀桀笑了起來:

“有志氣。”

只見張讓上前了一步,仔細打量著林山:“有志不在年高,林山便是表率啊!”

何進臉色一變:“張常侍此言何意?”

“沒什麼意思。”

張讓嘎嘎笑著:“先帝被奸人所殺,黃巾之勢,險些覆滅我朝,是誰?挺身而出,讓我朝得喘息之機?是誰,不畏生死,刺殺張角此賊,為先帝報仇雪恨?又是誰?破了黃巾大勢,讓我軍勢如破竹?”

他環視了一圈:“在場的諸位,竟然不如一個未入朝堂的忠義之士,我看那,若不是林領主年齡尚欠,資歷不足,都應以大司馬之銜授予,輔我大漢,重現輝煌!”

這番話他說的是大義凜然,看上去,簡直就是大公無私的典範。

可誰都知道這貨就是在噁心何進,但卻不能反駁。

人家說的都是事實。

在場的大多數人,其實都受到了林山的恩惠。

當然,他們不知道,就算沒有林山,他們也會發展的更好,可既然林山為漢靈帝報了仇,並且,讓黃巾軍出現亂勢,這就是滔天之功。

誰也抹殺不掉。

天下文人墨客,無不在談論此人。

何進終於感覺到了不妥,他發現,張讓好像有意在拉攏此人,這可不行。

“呵呵,驃騎將軍是不行的,林領主的功勞雖巨,但一躍至此,必不能服眾,嗯……”

他猶豫了一下,看向林山:“這些暫時擱置,還有一件關乎天下的大事。”

何進還沒開口,突然有人越眾而出,那人嘴角掛著嘲諷的笑容,手中高舉黃娟聖旨,只聽他朗聲說道:

“陛下遺詔,請諸位接旨!”

嘶。

眾人看向那人,頓時發現,此人竟然是洛陽城內,崛起的新貴。

這人叫做陳勇。

他之所以能夠崛起,就是因為,拿出來過一卷遺詔。

那遺詔中,任命了兩位輔政大臣和一位宮廷禁衛統領。

這第一位輔政大臣便是何進,也正是因此,何進才徹底崛起,成為天下最強者之一。

第二位輔政大臣破天荒的竟然是不能幹政的太監,張讓。

也是因為這一道遺詔,讓張讓理所當然的插手了政事,有了與何進分庭抗禮的能力。

而這宮廷禁衛統領這麼重要的位置,竟然給了陳勇。

遺詔不是假的,所有人都分辨的出來,陳勇這個人,在遺詔中竟然成為了漢靈帝的義子。

這樣一來,他便平步青雲,成為了無論是張讓還是何進,都要拉攏的物件。

第一份遺詔定了權利歸屬,這第二份遺詔,誰都不敢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