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結盟(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神州極西,飛鳥絕跡的荒漠深處,一座山脈,連綿萬里。
古老巍峨的山脈,彷彿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橫臥在大地之上。
那龍尾隱於不可見之地,而那龍頭,卻是朝著東方,遙遙地正對著中原大地。
此景凡人不可見,但若是有修道之士在此,以神通慧眼觀看,便可得見有一股股宛如水流的彩色光流從那龍頭口之中噴出,直至九重天上,而後再化作了光雨垂落,落入了中原大地,隨即又消失不見。
那便是所謂的龍脈,修道之人稱之為氣運,不屬於可吸收的能量,但卻有著改天奪地的無上神威,有緣者可得其相助。
崑崙山,號稱上古第一神山,論知名度,崑崙山的地位甚至超過了擎天之柱的不周山。
原因無他,只是昔年天地初開,洪荒剛立之時,三清之一的盤古上清真人原始天尊聖人,就在此地開設道場,建立了天下道門祖地之一的闡教,教化生靈,弘揚道法。
那玉虛神通之下,闡教十二金仙,從軒轅黃帝逐鹿中原,讓炎黃子孫立足中原大地,到武王伐紂,周朝一統天下八百年,一位位仙人處世,扶危濟貧,斬妖除魔,留下不知道多少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
哪怕到了科技發達的現如今,仍有不少人將崑崙山視作神山,不敢有絲毫的冒犯和褻瀆之心。
崑崙山上,白雪皚皚,積雪終年不化,鮮有人跡。
而在那風雪深處,以神通慧眼觀之,透過了無盡的風雪和一道幻陣之後,便是隱約可見另一方天地。
天地高遠,山河壯麗,目光所及,盡是錦繡山川。
而在這萬里山河中央,則是坐落著一方佔地千里的巨大的道觀。
雖是道觀,但這道觀卻比人間帝王的宮廷更加莊嚴華貴。
白玉為梁,黃金鋪地,明珠鑲於牆,琉璃點做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這雖是形容當年大秦阿房宮的語句,但此時用在這裡,卻也並未不可,甚至還有些言不及意。
試想,人間帝王的宮廷就已經有此標準,作為三界最高主宰,盤古上清真人的道統,佇立在崑崙山巔的玉虛宮,該是何等規模?
那豈是世人可以想象的。
玉虛宮雖然莊嚴華貴,卻不似人間宮廷,只有莊嚴,宛如死物,毫無生機可言。
玉虛宮佔地千里,每一殿,一樓都精妙絕倫,只是唯有人在其前方可一覽其景,如果站一樓而觀另一樓,便彷彿霧裡看花,只得大概,讓人看得不真切。
玉虛宮立於山中,山中有樓閣,樓閣臨山巒,一座座翠綠的山峰上聳立著大大小小的道觀。
而這些山峰上,各處景觀也是大不相同。
有的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有得綠茵如織,蟬聲切切,有的落葉紛紛,秋高氣爽,有的白雪皚皚,寒風凌冽。
明明同處一方天地,但卻有四季之景。
沿著這四季神峰往後,沿著綿綿的山脈往深處,便發現,越往深處去,那道觀所在的山峰便越高,由雲海下,慢慢到了雲海上。
而到了最中央的地方,那座最大,也是最神異非凡的道觀底下,白雲盪漾,霧海濤濤,風吹雲海流動時,那道觀便如同是漂浮在空中的。
一道由白雲組成的階梯瀰漫在山中,風吹不散,雷動不驚,由天穹垂落,自九天落向人間。
由下往上觀望,只見雲梯連線著天與地,也不知不這雲梯有多長,只讓人心生頂禮膜拜的衝動。
當踏上了這萬重雲梯,便見得那最神異非凡的道觀。
雖然外觀上並無不同,但這座道觀卻散發著不可言說的氣機,彷彿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無上至寶。
在這道觀四周,風吹來時竟然帶著濃郁撲鼻的藥香。
那香氣,完全是由珍稀藥材構成的藥田中散發開來。
仔細觀望,便發現,道觀周圍,雲海之上竟然分佈著大大小小數千塊藥田。
那藥田以雲海為地,以風雷為壤,吸食日月精華,吞吐天地靈氣,周圍的空氣中都閃爍著大道符文。
藥田之中,有七色流光閃動,有萬道霞光交織,那明顯是天材地寶即將成熟,所以藥香撲鼻,符文遍佈。
無數九彩神蝶圍繞著那霞光飛舞,隱約間還有仙人誦經之聲響起,其中種種神妙,當真是言不能盡。
但這堪稱無上神藏的神藥田,竟然完全沒有人來管理,甚至沒有人守衛,就這樣放在這裡,絲毫不怕人偷去。
只是稍稍觀望,就能看到那藥田中栽種的黃金龍參,飛仙果,火靈芝,冰玉海棠等等百年難得一見的神藥。
這裡的靈植神藥,恐怕就是兩個蜀山加一塊都有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