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天下寫歌才華一石,陳戈獨佔八斗(第1/4頁)
章節報錯
《西廂》用宮調的式曲調加上r&b風格的咿呀吟唱,把古代般的敘事句式婉婉道來。
從開頭黃梅調的咿呀吟唱,搭配了一些西方樂器,兩者水乳交融,相互成就,讓聽眾們聽得如痴如醉。
走過西廂撲鼻一陣香
隔壁小姐還在花中央
鞋子忘了原來的方向
停在十八九歲情惆悵
敢問一句盆中花怎賞
要拿姑娘與它比模樣
甘做花泥一片靠花旁
不是三月也能醉人腸
…………
這首歌,第二遍和第一遍曲是一樣的,但是詞卻不盡相同,像是呼應前半部分的,頗有些古詩詞裡那上半闕和下半闕。
下半闕呼應了前面的部分,但是又進行了一些昇華。
之後又開始進入了副歌部分,歌詞也稍稍改動了一些,陳戈的嗓音也比之前稍稍多了一些滄桑和感慨的意思,讓人有種時空之感,感覺像是十多年後,故地重遊的時候,想起了年輕時候的往事。
我再從西廂過,十二年後的才高八斗
百花還在人去已樓空
那明月照西廂
我又從西廂過,十二年前的白日夢
寫下當年的你的我
水調歌頭詞一首
我再從西廂過,十二年後的才高八斗
百花還在人去已樓空
那花兒長開人難留
歌曲在陳戈的意猶未盡的嗓音裡緩緩落下了帷幕,歌曲中傳遞著後現代的浪漫感覺,過門穿插著的黃梅唱腔,濃郁的南方水鄉口音,把古代的那種江南水鄉的意境瞬間就搬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這首《西廂》,沒有特別的高音,也不需要華麗的技巧,憑藉的只是古典優雅的旋律和古樸而富有故事性的歌詞,把《西廂記》裡的那個動人的故事,以主角的視角展現了出來。
十二年前的書生在西廂偶遇小姐時的情竇初開,十二年後金榜題名回來的人去樓空,一段經典的古代愛情,就此被唱了出來,陳戈這首歌用了大家極易接受的宮調式流行旋律,自然也極易讓人沉醉其中。
陳戈唱完,現場的觀眾們久久沒有回過神來,彷彿還沉浸在《西廂記》的愛情故事裡,又或者,他們都想到了自己的愛情故事。
直到陳戈走下了舞臺,現場才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陳戈下了舞臺,在後臺碰到了準備上場的洪信徵。
洪信徵見了陳戈,激動道:“陳老師,這首歌真好聽!”
陳戈聽得出來,洪信徵有些緊張,畢竟上一期最後三名裡,他是這次最早登臺的,而且他名氣也不夠,算是劣勢最大的一個了,這時候他緊張一些也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