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大眾(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上午時間,兩個副總相繼彙報完工作後,陸天下到一樓,來到馬守常辦公司。
馬守常見是陸天,連忙迎了上來,「陸天,這一次港島之行收穫怎麼樣?」
陸天和馬守常一起坐到沙發,開口說:「馬叔,現在的中國,是欣欣向榮的中國,港資包括境外的資本都想透過各種渠道進到中國。
這樣下來,用不了幾年,我們的國家真的要強大了。」
陸天當然知道未來的中國如何的強大。不過,這樣的事只能藏在心裡,不能說給別人。
還有,他到現在也不敢確定,重生這個年代,與真正的歷史是否吻合。畢竟,過去那個年代並沒有自己。
孫小寧那些歌曲,也是自己抄襲後人的。
馬守常聽陸天對國家的未來如此充滿信心,問道:「秉昆,你說說,我們的國家將來為什麼會一定強大?「
周秉昆直了直身子,「馬叔,我們的國家人口眾多,勞動力供給充分。我們的中國人,勤勞自律,能幹能加班。有了這樣勞動力紅利,國外資本當然願意來我們國家辦廠。」
馬守常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我們國家的勞動力確實供給量大,除了勞動力外,我們的技術工人同樣有一定規模,外國人在中國辦廠在合適不過了。不過,單單靠外國人在國內辦廠的也很發展。」
周秉昆笑了笑,「馬叔,我覺得你想的太悲觀了,所有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過程我們的國家一定要走,沒有這個引進外資的過程,單單靠我們自己發展,週期實在太長了。」
「話是這麼說,可太多外資進來,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體制建設?我們的體制才是將來發展的根基。」馬守常一臉憂慮。
陸天微微一笑,「馬叔,我覺得所有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你看糧油基地,是港方的不假,可絕大多數員工都是我們吉春人。如果沒有港資的介入,這些人都成了待業青年,那樣的話,社會不穩定因素更多。
社會不穩定,人民就不能安居樂業,對我們的國家危害更大。只有讓大家有事做,才能把不穩定因素控制在可控制範圍內。在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的今天,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
陸天這一番長談令馬守常有了醍醐灌頂之感。
是啊,安居樂業方能國泰民安,這個意義更為重大。
想到這裡,馬守常笑著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真不是白講的。今天,我才真正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有改革開放,就能保證老百姓安居樂業,肚子都吃不飽了,怎麼會真心擁護這個國家。」
「馬叔,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個是我們國家騰飛的起步階段,過了這個階段,我們將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那個時候,我們會從整個國家層面,提升我們的國力。」陸天補充說。
「陸天,你說的我明白。當年打小鬼子的時候,就提出過三步走。現在國家大踏步發展,三步走循序漸進。像以前那樣,不顧及國力,盲目發展,再也不能出現了。秉昆,那振邦有沒有意願繼續在吉春投資?」這裡才是馬守常更想問的。
陸天正了正上身,「馬叔,這一次在港島,我見到了德國大眾公司港島分公司經理穆勒,他對在吉春投資汽車生產線很感興趣。」
「德國大眾公司?幹什麼的?」馬守常問。
陸天挺了挺胸說:「德國大眾公司是德國最大民用汽車企業,歐洲五輛汽車,就有一輛是大眾的。」
「那這個大眾公司對在吉春投資感興趣沒?「馬守常問。
陸天揚了揚頭,「起先穆勒先生對吉春十分陌生,後來我跟他講,中國第一輛轎車就是出自吉春,吉春有上萬名汽車行業的產業工人後,
穆勒眼睛亮了。與我、鄭娟一起談了很久。
我回來前,穆勒先生又找到我,這一次談話的徐振邦董事長。穆勒說,總部對在吉春建廠興趣很大,當然也有很大顧慮,擔心技術洩密,或者投資血本無歸。」
馬守常點點頭,「是啊,這一點是很多外資不敢輕易投入的原因。畢竟真金白銀投進來,萬一政策變了,就真的血本無歸了。那有沒有想到什麼解決辦法?」
陸天搖搖頭,「還沒想到,今天晚上我回家,跟我爸碰一碰。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嗯,我現在退了,對政治方向不是那麼敏感了。問問你爸,很有必要。」馬守常說。
……
吉春,大院。
本來回家第一天,陸天就要回家見見父親的。昨天父親去下面城市檢查工作,周秉昆就定在了今天晚上。
下班之後,陸天開著他那輛進口福特來到吉春大學。
停在門口,等著周蓉和周玥放學。
之所以這麼招搖來接她們,陸天更多是在外界傳遞一個訊號,他一直在周蓉和周玥身邊,從來沒有離開過。
陸天很清楚,周玥和周蓉實在太美,美得令任何男人都會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