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份愧疚(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著這些信件和明信片,周蓉的思緒不盡又飛到了三年前,她還在讀初二的時候……
那個時代,是詩人地位最高的時代。文學青年對詩人的崇拜,更是純粹和瘋狂,遠勝於幾十年後粉絲對網紅的崇拜。
周蓉就是這樣的文學青年。
初二時,十六歲的周蓉便開始與BJ一位詩人通訊。
通了一年信後,對方才在信中告訴周蓉,自己名叫馮化成,曾經戴帽但已摘了,並且允許繼續發表詩歌,所以她才能從報刊上發現他的一些化名詩。
後來不知為什麼,這位詩人表示要與她中斷通訊關係。但對於周蓉來說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她明白,此時的自己千真萬確地愛上了他。
即便馮化成不再給她回信,可週蓉卻從未間斷給他寄信。
也就是在那時,她在寫給他的一封信中發誓,自己一定要考到BJ的大學去,從此與他相伴在一起。寄出那封信後,她也幾乎沒再給他寫過信,改寄明信片了。
在後來,一場風暴襲來,周蓉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考到BJ的大學了。於是,在一年前,她親自去了一次BJ。
在那裡,周蓉不但見著了那讓她夢魂牽繞、心靈上已合二為一的人,還同時看到自己寫給他的許多封信以及更多的明信片。
這時周蓉才知道,這名詩人名叫馮化成,之前是個有婦之夫。
因為自己給他及的信和明信片,成了他引誘文學女青年的證明。
當然,除了她以外,還有全國各處的女青年,寄來的信件和明信片,也數不勝數,不只是她一個。
因為這些通訊和明信片,馮化成的詩,統統被斥為“可恥的偽裝,毒害女青年的產物”。
她見著他的情形更是毫無詩意。
在亢奮的口號聲浪和令理智者頭暈目眩的氣氛下,他偶一抬頭,居然鬼使神差地發現了她在人群中的存在。此前二人雖未相見過,但彼此都有對方的小照。
看到馮化成的慘樣,周蓉的心碎了。
從那時起,周蓉對馮化成除了崇拜外,又多了一份愧疚。
儘管給馮化成寫信和寄明信片的女青年不只是她一個,可能僅僅是百分之一,可週蓉還是覺得,是因為她的不自愛,才造成馮化成,今天的境地。
一個大膽且更加不理智的決定湧上了周蓉的心頭,要把她的青春和最美好的一切都奉獻給馮化成,來彌補這份對他的愧疚。
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為此,她拒絕了無數的求愛者,就是等著有一天,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切,給她所愛的人。
本來篤定的信念,不知為何,今天竟然有些動搖了。
周蓉多少有些心亂起來。
馮化成的詩很好,可陸天的詩同樣不差,可見馮化成作品並非高不可及的。
馮化成儒雅氣質和成熟胸襟令人傾心,可陸天更年輕,更俊朗。
更重要的是,馮化成似乎遙不可及,而陸天卻是真真切切就在身邊。
可轉念一想,陸天已經有了鄭娟這個明確的戀愛物件,周蓉能看得出來,兩個人感情很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看來,即便真真切切的人,同樣遙不可及,還是不想的好。
越是不想,陸天的形象在她心頭越是清晰,揮之不去,忘之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