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陪著鄭娟在市場門口站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賣出去十多串糖葫蘆。一串掙二分錢,一個小時掙了兩三毛錢,快趕上陸天在環衛站的工資了,收益頗豐。

不過,也就是在春節的時候,平時可賣不了這麼多。平時在這賣一天,能賣上十多串就不錯。

之前更多的時候,鄭娟都是推著車,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畢竟糖葫蘆都是小孩吃,走街串巷多多少少能賣一些。

只是現在街道一直在勸鄭娟下鄉,她擔心走街串巷遇到街道的人,便固定在小市場門口來賣。

站了一個小時,即便穿著大棉捂,陸天的兩腳也被凍得有些發麻。

陸天清楚,再不動彈動彈,腳就要凍木了。

來之前,就想進市場裡逛逛的陸天,對鄭娟道:“娟子,我的腳凍木了,去市場裡面轉悠轉悠,動彈動彈就回來。”

戴著大厚帽子、圍著厚厚圍巾、只露出一雙眼睛的鄭娟,哈著寒氣道:“陸哥,你去吧。”

“娟子,那是那句話,快春節,小偷小摸的多,你要小心了,我去去就回來。”

“知道了,陸哥,我會小心的。”鄭娟點頭道。

……

離開鄭娟,陸天一個人進到小市場。

熙熙攘攘的人流,大人小孩臉上洋溢著笑臉,令陸天感受到了年的味道。

這個年代,雖然物資極度匱乏,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卻一點不比五十年後的人少。特別是到了春節,每個家庭都傾其所有,都想過一個像樣的春節。五十年後,物資生活得到極大的提升,可年味卻沒有了。

放眼望去,小市場裡有了幾十個攤販在售賣。

不過,這個年代很多商品是不能在市場流通,能看到的,除了些手工物品,就是些魚、海帶之類的生鮮商品。

手工藝品除了春節,平時沒人買,陸天不感興趣;

想起原舍的陸天就是因為捕魚掉到了河裡才被自己奪舍,捕魚這種事也提不起他的興趣。

還得再看看……

沒走多遠,陸天眼前一亮。

市場裡竟然有賣雞蛋的,而且價格在這個年代貴的有些離譜,明碼實價,一毛一個。

在副食商店,憑票可以買上幾個雞蛋,不過要是有誰家有坐月子的,憑票買的雞蛋是遠遠不夠。於是,很多家就養上幾隻雞,每天生下一兩個雞蛋,作為補充。

即便這樣,也遠遠滿足不了坐月子對雞蛋的需求。

於是,城裡周邊農戶或者城裡養雞的家,把自己家的雞生下來的雞蛋,拿到城裡市場來賣。

雞蛋不是集中供應的大宗副食品,可一樣不允許市場流通。不過,與其他農副產品比起來,還是寬鬆一些,陸天似乎看到了商機。

現在系統每天能給四個雞蛋,要是全能賣了,就是四毛錢,一個月就是十二塊錢,相當於一個人的工資了。

就算一天留下一個自己吃,那一個月也有八九塊錢,快頂上鄭娟糊紙盒一個月的收入了。

多出十塊錢,日子雖然依舊緊巴,可對於鄭娟家來說,就是雪中送炭了,能寬綽不少。

不過,除非哪一天系統能放開量供應,否則,還是一點點小錢,想讓日子過得好一些,是遠遠不夠的。

還得找找其他營生,能大幅度提升生活質量的。

不知不覺,陸天已經走過了大半個市場。轉來轉去,也沒有發現什麼能掙到錢的。